【隱形冠軍】 好孩子:全球童車冠軍製造者
如同人的一生要麵臨很多選擇一樣,企業選擇什麼作為自己的核心業務,是一常談常新的問題。當業務選擇決策做出之後,最為重要的是如何進入這個市場。
柯銀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華商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三方企業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顧問。
許惠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1988年,時任江蘇昆山陸家中學副校長的宋鄭還,臨危受命,擔任校辦企業——信誼模具廠的廠長。1989年,偶然發現童車市場的前景,宋鄭還及其領導的企業(更名為好孩子公司)集中全部資源和能力投入到童車的生產和經營。到2005年,江蘇好孩子集團年銷售收入達到25億元人民幣,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67%,美國市場占有率超過30%,產品80%外銷,出口到美國、日本、歐洲、南美、東南亞、非洲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目前中國兒童用品行業唯一的“中國名牌”,全球最大的童車生產商。
好孩子集團無疑是成功者的,可以說是中國中小企業值得學習的一個合適的對象。好孩子的成功關鍵因素是什麼呢?從企業戰略層麵來看,好孩子的成功主要是戰略上的成動,它所采取的利基戰略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
作為企業整體的成長戰略,中國社會科學院康榮平研究員於2001年提出,是指弱小者企業,必須選擇一個狹窄的業務領域作為戰略起點,同時樹立在這個狹小領域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冠軍的宏偉目標,集中全部資源和精力專注於這個業務領域和戰略目標,采取切實有效的各種戰略行動,首先在本地或本土市場成為第一,然後再鞏固本土市場第一地位的同時,不斷拓展地域市場範圍,創建各類競爭壁壘,最終奪取全球市場冠軍的寶座。
在本文中,我們將好孩子集團的成長曆程與利基戰略的要點內容結合起來,對其成功之道進行利基戰略解讀。
偶然性的利基選擇
好孩子集團的前身是江蘇昆山陸家中學的一個叫“信誼模具廠”校辦企業,是一個小工廠,最初主要業務是從化工廠的廢料中提取純銅並製造模具,1985年又上了一個微波爐的新項目,卻導致負債累累,到1988年時已瀕臨倒閉。危難之際,時任陸家中學副校長的宋鄭還走馬上任擔任廠長。
為了盡快解決困境,宋鄭還四處找項目,終於在上海找到一個項目——為一家玩具廠承做玩具車上的橡膠輪胎,工廠總算死裏逃生,重新運轉起來。之後,又在一位學生家長的幫助下,承接上海一家軍工廠的嬰兒車產品生產。在與這家軍工廠合作的過程中,宋鄭還發現了童車市場的巨大前景,從此決定在這一領域創新發展,正式踏入童車製造領域。
現在看來,童車業務的確是一個較合適的利基業務:第一,它是車類業務中的細分產品,中國市場總體規模不大;第二,當時的中國並沒有行業龍頭企業,全國400多家童車生產廠家,都是國有企業,產品種類很少,出口量也比較小;第三,市場的增長率較高,客戶的需求並沒有真正地挖掘出來;第四,童車產品技術含量並不高,投資也不大,技術變革速度一般。
好孩子選擇童車業務是偶然的,而不是在商業情報基礎上所做的理性決策。在1988年的中國,企業業務的選擇主要依靠企業家的眼光和能力。宋鄭還正是這樣的企業家,他從為他人代工的童車產品中,發現了一個市場前景光明的利基業務,奠定了好孩子日後成功的基礎。
如同人的一生要麵臨很多選擇一樣,企業選擇什麼作為自己的核心業務,是一常談常新的問題。當業務選擇決策做出之後,最為重要的是如何進入這個市場。
進入童車市場
雖然當時市麵上童車產品種類並不多,但宋鄭還仍然決定獨立開發新產品。1988年9月,宋慶齡基金會在北京組織了一個全國婦嬰用品博覽會,宋鄭還帶著自己設計的兩用嬰兒車赴會參展,結果一炮打響。他的兩功能童車獲得博覽會的第一名,深受歡迎。但是,他們沒有資金,沒有必需的生產設備,不能投產,隻好將這個好孩子集團曆史上的第一個專利產品以4萬元的價錢賣給深圳一個廠家。
不久,宋鄭還又成功設計出一款至今仍在市場上流行的多功能嬰兒車,當時這一產品專利又有很多人欲出高價購買,但這一次,他一一拒絕了。他決定無論如何要把這一產品打造出來推向市場,他想要讓這個多功能嬰兒車成為自己事業的奠基產品。於是,1989年10月,“好孩子”誕生了,信誼模具廠也從此脫胎換骨,成為好孩子公司。
1989年12月份,“好孩子”多功能嬰兒車批量生產,正式推向市場。此後幾年,夾縫中誕生的好孩子迅速成長起來。1992年,好孩子參加湖北襄樊的全國玩具訂貨會時,已經開發出了8個係列的嬰兒車產品,讓那些有著幾十年曆史的國營老廠都望塵莫及。1993年,好孩子成為中國童車市場的銷量冠軍。中國玩具協會當年發布的行業統計數據顯示,好孩子產值超過1.2億元,遙遙領先排在第二位的7000萬元。“好孩子”成了中國童車市場的第一品牌。
1989年到1993年的四年時間內,好孩子從一個童車行業後來者成為中國市場的冠軍企業,其成功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選擇了一個適合自己的利基業務;二是以宋鄭還本人發明創造能力為核心的新產品開發能力。
引進戰略投資開拓海外市場
1994年,香港上市公司第一上海投資有限公司投資4500萬元參股好孩子,在投資資金支持下,好孩子開始在全國各地設立銷售分公司,逐步組建起一個龐大的銷售網絡。好孩子組建為集團公司,成為中國兒童用品行業的名牌。
1995年,第一上海又以670萬美元的投入,購買了好孩子另外33%的股權。此時,“好孩子”的事業正蓬勃發展,各地陸續開設了分公司,人員急劇增加,並將浙江海霸公司納入好孩子集團。到1996年上半年,“江蘇好孩子集團公司”經國家工商局批準,晉級為國家大型二檔企業,更名為“好孩子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