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寫作】 我寫《解構德隆》
《解構德隆》實際上是以唐萬新為核心貫穿的三條線進行的:一是血緣線;二是江湖朋友線;三是股權線。這三條線也是中國民營企業中廣泛存在的,《解構德隆》就是解剖中國式民營企業,德隆就是中國式民營企業的縮影。
唐立久:管理谘詢專家,東西部(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著有《解構德隆》、《不發達經濟實證研究》等。
一
2006年6月9日,我再上新疆塔城地區境內的巴爾魯克山,山道雖然崎嶇,但同行眾人興致昂然,一路領略這一脈集天山之險峻、高貴和阿爾泰山之溫柔、風度的獨特景致,登臨山頂,便是唐萬新及德隆眾高管的神秘休假地——獨拉台農莊(亦稱德隆山莊)。
德隆山莊耗資1200萬元,於2001年建成,甚為壯觀:既有草原蒼茫雄渾大氣的格調,又有江南水鄉明媚清秀的色彩。其前半部分呈弧型建築,視野開闊可達270度。近觀有如蘇格蘭高地般的高山牧場,激蕩的峽穀河流,繁密的河穀次生林,開滿鮮花如地毯般的山地草甸,高峻的針葉林、偃鬆和團團緊蔟的猙獰灌木等,尤其是俯瞰世界上麵積最大的野生巴旦杏林,別有一番景色。轉身遠眺麵積相當於三個香港的“阿拉庫裏湖”——每當夕陽西下時,浩如煙海的阿拉庫裏湖水天相連,粼粼波光與彩霞交映,大小二島盡收眼底,可盡情領略異國的山水風情。來過這裏的人,無不敬佩唐萬新的眼光與氣魄。
遙想萬裏之外,唐萬新以罪罰之身,服刑於湖北蔡甸監獄,四周高牆、方丈天地也難湮滅曾經的意氣風發和豪情萬丈,或許那深藏於內心的一種堅持、一種信仰、一種希望還在。人生猶如賭場,贏的人似乎不少,滿足的人卻很少,所以輸的人多。
“莊”本身就有行走江湖的味道,這種“原生態”實際上就是自以為是的“個人化”的特征,懸掛於德隆山莊會議廳內正麵牆上張揚霸氣的“唯我獨尊”便是唐萬新“江湖性”的印證。這片刻的停留,讓我恍惚於現實的體驗和曆史解構之間!試想萬新6年之後再臨此地,當有何想?
近年來,中國的民營企業,接連不斷出現了信用、財務、資金鏈、資本運作中的巨大問題,德隆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但卻是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案例。為何會如此?我們先看廣大民營企業所處的宏觀環境:第一,政府在保障資源分配、利益均衡調整上,顯失公允;第二,民營企業有時無法從正規渠道得到政府對於資源、政策上與國有企業相一致的分配與均衡,所以迂回法律,鋌而走險采取尋租等非正當競爭的手段;第三,金融已經成為阻礙民營企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源要素。總體而言是缺乏培育跨國公司或超大型企業的金融體係和法製環境條件。再看微觀社會環境:血緣家族觀念深厚,集權專製,家國一體;政治、哲學、文學等各方麵都倫理道德化,是裙帶關係社會、熟人社會;社會提倡的是忠孝、順從、忍讓的美德,但國民心理狹隘、仇富、童稚、麻木,缺乏自省精神、權利意識和公共意識;重農輕商、重家族輕個體、重經驗輕科學、重親緣關係而輕規則真理。
毫無疑問,正是目前中國特殊的宏觀環境和五千年一脈相承的微觀傳統文化的相互作用,才誕生出德隆這樣具有明顯時代特征的民營企業,我們將其定義為“中國式民營企業”。
18年來,我始終關注德隆的成長曆程,但仍不及這兩年麵對德隆衰敗而思考的更多,更深刻。作為管理谘詢人研究德隆案例,是因為德隆集中了但又不限於中國民營企業出現的所有問題,它創業於新疆,成長、衰敗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曆程,堪稱中國式民營企業經營管理的經典案例。
二
雖然我與唐萬新相識二十年,但我還是願以管理谘詢人的獨特思維和視角,去係統地解構他以及他的德隆。為此,我們重點訪談了50餘位德隆係高管,對涉及德隆的100多位人士和200多家公司的大量資料進行收集和係統分析,撰寫完成並出版了《解構德隆》的第一版。
德隆從創業邊城烏魯木齊,到奔走政治中心北京,再落戶金融中心上海,雄起於茫茫戈壁浩瀚大漠,其氣魄衝天,其理念之大,令國人驚異。前車之鑒,豈能不思。資金鏈斷裂隻是德隆敗局的表象,透過這層層複雜的資金鏈,看到的是投資多元化結構失調、總體戰略幻夢、唐萬新的個性化衝突、治理機製缺位以及企業文化熵殤的係統紊亂敗因,而德隆在適應比優秀更重要、價值製勝、穩健經營、取舍戰略、執行力推進及東西方管理思想與文化博弈等六個方麵給中國民營企業的警示又是如此深遠。
《解構德隆》實際上是以唐萬新為核心貫穿的三條線進行的:一是血緣線;二是江湖朋友線;三是股權線。這三條線也是中國民營企業中廣泛存在的,血緣線、江湖朋友線是德隆實質內容,而股權線是德隆的理想化,這就是中國民營企業運營管理的載體,至於其管理思想、製度、工具都是附屬在這三條線上。因此,《解構德隆》就是解剖中國式民營企業,德隆就是中國式民營企業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