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係列(第5輯) 29(2 / 2)

東西部(中國)經濟研究院作為中國管理谘詢事業中的一員,我們不研究發生在身邊的中國企業的案例,而妄談國外的企業案例是不切實際的!中國企業的管理問題,依然要中國的管理者解決,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先生深悉如此!德魯克認為,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很多東西可以引進,資金可以,機器可以,先進技術也可以,惟有一樣東西——“管理者”不能引進。作為生活在新疆的管理谘詢人,對於成長於新疆的德隆都不能分析透徹,何談再做其它企業的管理谘詢,實質上寫這本書的過程,也是個學習、梳理和總結的過程。我們的任務在於如何兼顧人性與理性、和諧與原則上的有效融合,創造形成適合中國國情的管理理論。

麵對跨國公司在技術、品牌和管理上的強大優勢,麵對國有企業在自然、社會等各種資源占有的壟斷權和優先權,麵對中國特有的宏觀環境和微觀文化傳統,中國式民營企業成功或失敗的基因是什麼?表現是怎樣?進而未來中國民營企業的成長空間在哪裏?我們為一個又一個倒下的中國式民營企業深感痛心,我們也為那些正在邁向成功的民營企業歡呼雀躍。在失敗和成功兩者之間起決定因素的是什麼?

“搞定”200餘家企業的首領,是唐萬新領導方式的一大特點。坊間所傳唐帶領部下捕魚的故事,證明唐具有天生的指揮欲和號召力。從朋友萬新——神秘萬新——新疆萬新——江湖萬新,200餘家德隆企業構成了唐的江湖,唐是為江湖首領,如宋江般忠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街頭巷尾是江湖,幫派之間是江湖,企業內部是江湖、企業之間是江湖。在江湖裏,當然就免不了有血雨腥風。江湖是由所謂的道義、幫派(係)、忠誠背叛、善惡構成。員工之間的“義”,經理人與員工之間的“義”、老板與經理人之間的“義”,同時又與忠誠、背叛對應。企業江湖中的幫派,即存在於企業內部,也存在企業外部,企業是以人和利益為基礎的,隻要有人和利益,就一定會存在幫派,同學,朋友,血緣,誌趣,都可以形成某一個幫派,有幫派,就有事實領袖,有一批追隨者。

唐萬新在德隆所扮演的就是這樣的江湖領袖,擁有一批忠實的追隨者,唯唐命是從。“老德隆人”和“新德隆人”劃分,“老戰士”的稱呼暗含著江湖德隆的真正啟示。德隆係是家族型企業、江湖型企業和公司治理型企業的綜合體。唐萬新是否在探索中國環境下新的民營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這是唐萬新和一批做企業及研究企業之人的困惑。

受過正規教育的人骨子裏痛恨“家族企業”,而中外企業史證明家族企業效率高、管理成本低和長壽;“江湖企業”似乎不正點,但在中國有可能發展成為超級或規模型企業;如何整合家族型企業、江湖型企業和公司治理型企業,研發符合中國實情的企業管理工具,或許是破解中國式民營企業成長基因的切入點。

在第一版《解構德隆》三次印刷之後,我們又進行刪改和補充,形成第二版《解構德隆:唐萬新啟示錄》。德隆在金融、證券、法律、政府監管等多個方麵引發的爭論仍會繼續下去。詮釋事情的真相,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激發更多的人,關注企業經營管理案例,不斷持續地進行追蹤研究,因為長於曆史經驗和成長教訓的案例研究遠勝於浮華背後的零散、倉促的企業經營管理“爆料”作品,更比盲目引進、照搬國外管理思想和工具有效的多。中國有的是記者、職業經理的記錄,往往在猜疑、內幕的閱讀“盛宴”中,雖有新鮮的材料、數據,卻難有係統、慎密的梳理和思考之下的中國本土企業經營管理案例。回顧這幾年來,充斥於中國圖書市場的財經圖書,大多帶著這樣的痕跡。

德隆已經倒下,但唐萬新還在。在中國的曆史進程中,常常是反複無間,生亦是死,死亦是重生,這種循環需要時間的觀察。通過對德隆的係統解構,能否從唐萬新身上找到中國式民營企業成功和失敗的基因,激發更多的人從事中國式經營管理案例研究,特別是加強中國本土民營企業經營管理的案例研究,研發中國“有效管理”的思想和工具,提升中國民營企業群管理水平,使之成為世界500強中一個中堅梯隊,構建中國國家戰略崛起的重要基礎,這便是我們出版《解構德隆》的緣由,以及十數年來深耕管理谘詢業的夙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