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洋酒與喝國產酒有些不同
酒所意味的,是一種生活境界,能夠心無旁騖地坐下來,品味杯中佳釀,用精神和肉體同時來感受杯中那源於大自然最純潔的生命,這真是最美妙的浪漫時刻。
當今的品酒是一種生活的休閑方式,是一種社交手段,又是當今職場人們必懂的技能。每當你出席各種酒會及社交場所時,你應該學會用品酒的禮儀,顯示出你的氣質和風度。
·欣賞色澤。拿起酒杯對著光源,觀察幹邑白蘭地的色澤及清澈程度。品質優良的幹邑白蘭地應呈金黃色或琥珀色,而非紅色。
·試驗稠度。將杯身傾斜約45度,慢慢轉動一周,再將杯身直立,讓酒汁沿著杯壁滑落,此時,杯壁上所呈現之宛如美女玉腿舞動的紋路,即為所謂的“酒腳“;越好的幹邑白蘭地,滑動的速度越慢,酒腳越圓潤。
·嗅聞香氣。將酒杯由遠處移近鼻子,以恰能嗅到幹邑白蘭地酒香的距離來衡量香氣的強度與基本香氣,再輕輕地搖動酒杯,逐漸靠近鼻子,最後將鼻子靠近杯口深聞酒氣,以便辨別各種香氣的特征與確定酒香的持久力。幹邑白蘭地的香氣有淡雅的葡萄香味、橡木桶的木質風味、青草與花香的自然芬芳等,要享受這些不同香氣,必須深深地吸氣,用鼻根接近雙眉交叉處的嗅覺來感覺。
·品嚐佳釀。從舌尖開始品嚐幹邑白蘭地,先含一些醇酒在舌間滑動,再順著舌緣讓酒流到舌根,然後在口中滑動一下,入喉之後趁勢吸氣伴隨酒液咽下,讓醇美厚實的酒味散發出來,再用鼻子深聞一次,將所有的精華消化於口鼻舌喉之間。
這是個開始消費洋酒的時代,在國際洋酒文化速成快餐式的廣告攻勢下,在摻入雪碧、綠茶的洋酒杯中,不同人喝出了不同的味道,品出了不同的人生。
“愁城欲破酒為軍”,將千愁萬緒融入酒中,作樂、解憂、怡情,有了這流動的芳香液體,人生亦更多姿多彩。
明白咖啡勺是用來幹什麼用的
杯子是用來喝水的,碗是用來盛飯的,筷子是用來夾菜的,就像咖啡勺是用來攪拌糖塊的一樣,如果用杯子用來吃飯,用碗用來喝水,多少有些不倫不類,讓人貽笑大方。
提起昨天的事情,趙麗就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昨天她和朋友一起約好去喝咖啡,當時說好是她和好友兩人去,後來臨時有變,好友又帶了兩位朋友。人多熱鬧些,趙麗也沒多想,她們找了個舒適的位置坐下,依照老規矩,趙麗點了她最喜歡喝的摩卡咖啡,平日裏,趙麗經常和好友出來喝咖啡,她也有一個“不良”習慣,那就是用咖啡勺攪拌後還繼續用它一勺一勺舀著喝,既然是好友,也就不會介意她這個“不良”習慣了。可是這次不止是她和好友兩個人,還有兩位未曾謀過麵的朋友,趙麗在之前還在心裏告訴自己今天不要出“洋相”,可是大家聊到盡興之處,她又情不自禁地用咖啡勺舀了一勺咖啡,緩緩地送到嘴裏,這時對麵好友的一位同事,麵對趙麗如此的舉止而感到驚訝不已,但是他沒好意思說出來。可是坐在趙麗對麵的好友看見了她的這個改不了的習慣,趕緊找了個借口,把趙麗拉出來,告訴她在別人麵前,尤其是在這兩位洋同事麵前,絕不能再用她的那個不良習慣喝咖啡了。不然會讓人產生誤會,趙麗也感覺到了自己的不妥,當時真想找個地縫,溜之大吉。
通過這件事情,趙麗明白了一個道理,在自己的親人麵前你可以毫無顧忌,但是在他人麵前,尤其是在外國人麵前,這時就不僅僅是個人形象的問題了。弄不好還以為國人都是這個水平的修養呢。所以,以後隻要有他人在場的時候,趙麗絕對不會再用咖啡勺舀著喝咖啡了。
雞尾酒不能亂點:不同品種,適合不同對象
萬事都講求一個均衡的規律,就像性格內向的人與一個性格外向的人在一起才會畫成一個圓,雞尾酒也一樣,不同的口味,隻適合喜歡它的對象。
雞尾酒最早是一種餐前飲用的飲料,所以它一般都有開胃的作用。但是隨著其種類的逐漸增多,使之有烈、有柔、有酸、有甜、有冷、有熱、有大杯也有小杯,故原來隻限於餐前飲用的這種說法就顯得太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