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南少數民族眾多,古時大部分居住在深山溪洞之中,他們的飲食生活有許多特殊風尚。唐宋時史籍早有記載,明清以來,各族人民的飲食生活得到改善和發展,其飲食風尚也大致定型。現將其特征比較突出又有代表性的舉要如下:
苗族。聚居於貴州、廣西、湖南等省山區,分白苗、青苗、黑苗、紅苗和花苗。他們所穿的衣服,各重一色。周致中《異城誌》說,古時“苗族凡草蟲皆食”。《苗族宴客儀誌》說,苗族以“十月朔為大節歲首,祭盤瓠,揉魚肉於木槽,扣槽群號(歌)以為禮。”《滇行紀程》記載,苗族多以草為衣,以荷葉包飯,澗水澆而食之,以蘆管漬酒飲之,謂之“竿酒”。苗族喜酸,在湘西一帶的苗族村寨裏,差不多家家戶戶都備有一個酸蘿卜壇子。酸蘿卜是人人喜食之物,每逢年節,餐桌上也離不開酸蘿卜。酸魚也是苗族的傳統食品。它是將鮮魚入壇,經兩三月後變酸的。食用時用茶油或豬油煎炒,加上調味佐料。據說這種食品越是細嚼慢咽,越能品嚐出它的獨特風味。在廣西北部的苗寨裏,待客時講究食用一種奇特的醃蚯蚓。這種醃蚯蚓,不是人們常見的普通蚯蚓,而是生長在當地高寒山區的一種大蚯蚓,長者尺許,粗如腳拇指。做法也是放入酸壇子中。吃時將醃製好的酸蚯蚓裝入碗內蒸熟。因為這種醃蚯蚓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數量稀少,所以當地人款待貴客的上等品不是雞鴨魚肉,而是蚯蚓。
瑤族據說是苗族分離出去的一部分。陸遊《老學庵筆記》說,瑤族居山而耕,所種粟收獲甚微,食不足則獵野獸,甚至燒龜蛇而代食。瑤族人烹製食物,多截大竹作鐺鼎,食物已熟而竹筒不燃,實屬奇異。瑤族飲用的酒,多以稻米雜草子釀成,用藤吸飲,所以也叫“藤酒”。還有以鼻子吸飲的,一飲至數升。瑤族喜歡用蟻卵作醬,非常珍貴,不是貴客不奉獻。他們熬粥,必放有魚肉,並且認為用蛆蟲所做的食物才是最美的。
景頗族古時生活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到二千米之間的雲南德宏州的大山中,地處亞熱帶,森林密布,虎,豹、野豬、熊和孔雀成群。飲食很簡單,隻在火塘上燒飯和煮些野菜吃。但每逢新年、新米節和結婚喜慶的日子,也有肉、水酒和舂菜。酒,多半是用大米釀製的水酒。菜是一種略帶酸味的野菜。肉一般不加調料。吃飯不用碗、筷,喝酒也沒有酒盅。而是用手去拿香蕉葉包好的飯、菜、肉和竹筒盛的酒。一般是每人一份。遇上這種宴會,生人熟人,來者不拒,隻要願意就可以與大家圍坐在一起吃,具有原始平均分配的風尚。“新米節”是景頗族祭祀五穀豐登的節日。祭品有糯米粑粑、水酒、幹魚、幹老鼠、幹牛肉。祭祀之後將食品分給大家,大家圍坐成一個圓圈,用手抓著吃。
基諾族。居住在雲南西雙版納的山區。人口雖不多,但因他們長期生活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無霜,動植物品種繁多的原始森林之中,大自然為他們提供了特異的飲食原料,因而他們的奇珍異饌卻不少。基諾族待客的珍貴菜肴有:“酸燴螞蟻蛋”,“蝌蚪拌臭菜”、“清蒸香蕉葉裹小蟹”、“酸竹筍”、“鬆鼠幹湯”等。這些奇肴的調料當然不是醬油、醋之類,而是小動物的苦肚粉、辣椒末和鹽。據說吃起來滋味無窮。
傣族靠近緬甸邊境,地處亞熱帶。日常飲食主要是白紫兩種不太粘手的糯米飯和帶酸味的竹筍、白菜、蘿卜等。但對客人相當熱情,飲食也比較豐盛。客人一進門,按傳統習慣,先端上檳榔代茶。宴席上除了幾盤酸菜以外,還有牛肉、豬肉。肉是先用水煮爛再加鹽,不用醬油和其他調料,隻放辣椒、香草。有時還要加上“螞蟻蛋”、“豪火”等下酒菜。“豪火”類似炸蝦片,但卻不用蝦,而是用糯米粉和糖,吃起來香脆酥甜,頗有特色。傣族的奇異菜肴中還有“炸昆蟲”、“竹蛆”、“棕色蛆”等,多半是采用煎炸的方法烹製,脆而鮮香。“襄象”也是傣族特有的食品。它是用新鮮的水牛皮、黃牛皮或幹牛皮為原料,經加工曬幹而成,吃時可燒可炸。特點是酥脆焦香,為傣家常備的幹製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