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西南少數民族的飲食風尚(2 / 2)

侗族聚居在黔、桂、湘三省交界處,這裏盛產糯米,因而飲食離不開糯米。糯米飯是青年男女社交的媒介。每當“坡節”(山坡上約會的節日),侗族姑娘拿上香噴噴的糯米飯和醃魚贈給情郎,因為糯米飯可以捏成團,所以被視為團圓和諧的愛情的象征。侗族能用糯米做出許多美味佳肴。用糯米做的“堿水糍粑”和“白糍粑”是侗族節日的美食;用糯米粉、黃豆漿和甜藤水混合製成的“侗果”,是侗族人民款待上賓的佳點;用糯米加茶油做的“米花”是侗家油茶的主要原料,用糯米釀製的甜酒是侗家常備的飲料。他們還用糯米拌豬血,加上調料,灌進豬腸,製成“狗狼棒”等待客珍品。“侗不離酸”,喜歡酸食也是侗族的嗜好。他們在醃製豬肉、鴨肉、魚蝦、素菜等酸菜時,常常耍加入炒糯米粉、糯米酒、糯米粥之類,以延長貯存期,使醃製品更加醇香。

納西族聚居於雲南麗江,這裏風光綺麗,如詩如畫。納西族的飲食文化也和麗江的自然風光一樣,別具特色。“麻卜”(米灌腸)和“寺布”(涼拌臘肝)是納西節日的著名食品。納西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每年一到農曆臘月,家家戶戶都要選定吉日宰年豬,趕做“博公”(臘豬頭)和“俺獻雞”(白煮醃製過的公雞)。除夕,將“博公”切成片,在“俺獻雞”的嘴裏插上一朵鮮紅的山茶花。正月初一清晨,每人喝一碗米花糖茶以後,全家老少帶著糯米糍杷、炸糕、茶酒等食品到祖墳上拜年,祝願人們一年生活幸福美滿。

彝族聚居在雲、貴、川等地的高寒山區,普遍種植苦蕎。用苦蕎做成的“粑”等食品,味道清苦。但彝族的傳統名點“威寧蕎酥”,卻酥甜清香。據說這種點心在明朝初年就出名了。開始是專供該族女土司奢香夫人享用的,大至八斤一個,上刻“九龍捧壽”花紋圖案,後來才逐漸成為民間食品。

阿佤族居住在雲南西盟和洱源一帶。他們逢年過節和其他喜慶事,講究吃一種“邁雅”。佤語“邁雅”,意為“雞肉爛飯”。大家圍坐在火塘旁,喝著自釀的水酒,嚼著香味四溢的“邁雅”,別有一番情趣。

白族。在美麗的雲南洱海周圍散布著許多白族山寨。白族同胞熱情好客,每當貴客臨門或逢年過節,總要在庭院裏擺起大理石桌椅,拿出“蝶泉”美酒,端來白族拿手佳肴,以盡主人的情誼。“酸肝”是其中之一。它是用豬肝為主料,用嘴將肝吹脹,加入楊梅醬、草果、油辣椒等佐料,掛在陰涼處晾幹而成,吃起來酸香可口,堪與五香肉和酸辣魚媲美。“生皮”也是白族宴席中少不了的傳統美味。它是把整豬宰殺後,不用熱水褪毛,而用泥水塗抹豬身,用火燒烤豬皮和刮毛,直至豬皮刮白,再用小火烘烤,烤到豬皮變黃,腿肉和臀肉熟透,加瘦肉片,用醋、醬油浸漬而成。上席的“生皮”色鮮肉嫩,酸香撲鼻,是佐餐下酒的名饌。

土家族居住在湖南西部。每逢年節,有兩種必備的食品:一是“油炸耳糕”,用大米、黃豆經水泡漲後混合磨製成糊狀,加上適量調料,倒進圓形的耳糕瓢中炸製而成,吃起來軟糯無比。土家族另一個拿手的年食是“糖饊”。它是將糯米蒸熟,晾幹,用竹圈壓成圓餅,在微火上烤幹,吃時放在茶油裏炸酥。幹吃起來又酥又香,若用開水衝泡,摻上蜂蜜,則香甜鬆嫩,十分可口。

阿昌族居住在雲南隴川,這裏水質好,出產的粳米優良,他們有一種傳統的方便食品叫“幹米線”。米線是雲南的風味食品之一,味道雖然鮮美,但無法貯存,也不宜攜帶。阿昌族卻將米線放到清水中漂洗幹淨,撈出晾曬至米幹時卷起,再晾幹,然後放在露水中使之受潮變軟,捆紮成把,再次曬幹。這種幹米線,鮮美可口,而且便於攜帶、貯存,食用方便,是阿昌族的特有食品。

§§第七章 曆代名家論飲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