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專門從事飲食烹調、飲食習尚研究的知識分子很少,但在從事醫學、哲學、文學的學者乃至從事政治、軍事職業的有識之士中,兼帶研究飲食的人卻又相當普遍。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中,政治、哲學、文學等類之書籍,可謂汗牛充棟,而飲食理論專著卻少得可憐;然而很多名人在其他學術著作乃至政論文章中談及飲食問題的,卻又俯拾皆是,而且往往論述非常精辟。這其中有談烹調原理的;有談營養衛生、醫食結合的;有談飲食風習的……這類論述,對我國烹調科學的不斷發展,飲食領域不斷地移風易俗,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本章從不同的角度分別選擇幾篇古人關於飲食方麵的論述加以介紹。
孫中山不是古人,但他所談的中國飲食風俗,實際上是清末時中國的飲食狀況,而且與國外飲食有所對比,言之極詳,故作為附錄收入。
伊尹是廚師出身的商朝開國元勳。姓伊,尹是官名。司馬遷《史記》中說他名阿衡。一說名摯,阿衡也是官名。據說伊尹的母親因逃避水災,在桑林中生下伊尹後難產而死。伊尹被收養在有莘氏的庖人家中,因而學得一手烹調技能,深通烹飪原理。有莘氏的女兒嫁給成湯時,伊尹作為陪嫁之臣來到成湯那裏。初為小臣,後來成湯委以國政。他幫助成湯攻滅夏桀,建立了商朝,並先後扶佐成湯、卜丙、仲壬三位天子治理天下。史稱商初賢相。
相傳古有《伊尹書》,早已失傳。學者認為《呂氏春秋·本味篇》可能是以當時流傳的《伊尹書》為素材寫成的。《本味篇》記述了伊尹以至味說湯的故事。文中以伊尹的口氣首先發表了一通烹調宏論,大意是:
作為飲食原料的動物,可分為三大類:生活在水裏的有腥味;食肉的有臊味;吃草的有膻味。盡管它們原來的氣味都很不好,但都能被烹製成美味可口的菜肴,而關鍵在於針對不同的原料采取不同的烹製方法。
決定菜肴滋味的諸因素中,水是最基本的因素。要憑酸、甜、苦、辣、鹹這五味和水、木、火這三材來進行烹調,鼎中多次沸騰,多次變化,是靠火候控製調節的。有時要用猛火急燒,有時要用微火慢燒。消滅腥味,去掉臊味,除淨膻味,烹出美味,全在於掌握火候,千萬不能違背火候運用的規律。
調味的學問,在於甘、酸、苦、辛、鹹五味的巧妙配合。投放調料的先後次序和用量的多少,都是有講究的,劑量的差異是很微小的。
鼎中的變化,微妙深奧,用語言難於表達。高明的廚師,雖然自己心中有數,也難於用口頭說得那麼清楚。這就如同射箭、駕車,如同陰陽變化生萬物,以及四時推移變化的規律一樣。作為一個廚師,你精通烹調之道,才能使烹製出來的菜肴,達到久而不敗,熟而不爛,甜而不過頭,酸而不強烈,鹹而不苦澀,辣而不刺激,清淡而不寡味,肥而不膩口。
伊尹這一段議論,簡而約,實為烹調中的至理名言。數千年來,為從事烹飪的人們所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