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之戰:傳統企業的互聯網機會10(1 / 3)

第四章 金融業的轉型與成長 招商銀行:打造一體兩翼“輕型銀行”

在2015年全國兩會上,有代表提出“銀行是弱勢群體”,李克強總理忍不住笑

了。近幾年來銀行業麵臨市場利率化帶來的息差降低、經濟下滑導致的資產質量不

高、互聯網金融衝擊導致的競爭加劇三大困境。在股市暴漲的情況下,5倍市盈率的

銀行股卻逆市向下,不斷創出調整的新低,仔細琢磨下,也許能體會“弱勢群體”

的深意。

2013年下半年,田惠宇從中國建設銀行空降招商銀行,被普遍認為是“高位接

盤”。此時招商銀行發展後勁不足,微露疲軟之勢。“市場化的浪潮已經來了,我

們還能抱殘守缺嗎?還能像狐狸進洞一樣,頭進去了,屁股露在外麵嗎?”田惠宇

說話很接地氣,他認為銀行業已經在“暴風雨的中心”。上任後他迅速開展改革浪

潮,繼續深化“二次轉型”戰略,並提出打造“輕型銀行”的發展目標。

“輕型銀行”的核心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前提下,以較少的資本消耗、較低的成

本開支,實現更高效的發展和更豐厚的價值回報。“輕型銀行”改革沒有終點,內

涵式、集約式增長是“輕型銀行”的最終目的。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招商銀行相應

推出了一係列改革措施,主要分為四大路徑來實現“輕型銀行”。

丨“輕型銀行”轉型路徑丨

輕運營:降低資本消耗,打造極致體驗

輕運營的精髓是做到網點輕、作業輕、層次少,以較少的資本消耗,較低的成

本開支,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

招商銀行聯手韓國連鎖品牌“咖啡陪你”共同創建“咖啡銀行”,把銀行網點

開到了咖啡廳。在北京許多“咖啡陪你”的連鎖店裏,放置著招商銀行的自動存取

款機,旁邊是一間麵積不大的招商銀行金葵花理財室,室內陳設也很簡單:一台電

腦,幾張桌子,桌子上放著辦卡和公司宣傳的資料。理財室外麵有可視櫃台,一片

透明珠簾將這個微型銀行與歐式風格的咖啡館分隔開來。

這些迷你的咖啡銀行成本很低,在全國已經開到了幾百家。此外,招商銀行還

新設許多輕型網點,麵積大部分在30~50平方米,一年花費才30萬元左右,有些還

可以實現24小時營業。這些輕型網點的特點是小而密、小而美。

除了建設物理網點,招商銀行加大了電子銀行和互聯網布局,力爭作業變輕。

一方麵利用新媒體、新平台建立多層次、多樣化的輕型智能客服模式;另一方麵,

用專業的知識、優質的產品、極致的服務體驗吸引客戶。

電子銀行把流程分割,授信部分拿到後台,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管戶效率就

提升了。一個客戶經理以前能管500戶,現在可以爭取管800戶。招商銀行的“小企

業E家投融資平台”是一種嚐試,於2013年年底上線,它體現了招商銀行互聯網金

融的戰略意圖。招商銀行調動和整合了多方互聯網資源,專門麵向中小企業客戶,

意在打造一個開放式、綜合化的新型金融服務平台,目前平台注冊的企業用戶超過

30萬。

小微貸款麵臨的最大問題是高成本和高風險,對此招商銀行的小微貸款一方麵

采用人海戰術,采取集約化和專業化的管理模式;一方麵與很多機構合作,購買了

多種數據,來關聯真實數據庫,引入大數據分析的形式進行貸款管理。招商銀行零

售部總經理胡滔透露,“從審批到貸後管理,全部都是流水線的,非常清晰。即使

不良率有所上升,也完全在可管控之內”。

2015年,招商銀行提出新的直營模式,很多業務總行直營。對小微貸款等集中

後台審批、運營,提升效率。2014年,招商銀行率先推出了閃電貸,利用手機平台

直接給客戶授信,大數據測算存量客戶授信額度,提供貸款。符合條件的用戶可以

通過手機在線自助申請貸款,5分鍾即可完成貸款的發放。招商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方

麵主要針對極簡金融、極致體驗做了大量工作,使得整體的客戶服務效率進一步提

升,營運成本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