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堅持與發展的動力(2 / 3)

事實確實如此。鄧小平第三次複出麵臨的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國民經濟到了崩潰邊緣的嚴峻局麵,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麵前。鄧小平說過,“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隻能是死路一條。”社會主義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推動了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鄧小平在1987年4月26日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理什特勞加爾的談話時,概括回顧了理論創立的動因和思路:由於中國長時間處於緩慢發展和停滯的狀態,人民的生活還是貧困,迫使我們重新考慮問題:考慮的第一條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而堅持社會主義,首先要擺脫貧窮落後狀態,大大發展生產力,體現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的特點;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把我們整個工作的重點轉到建設四個現代化上來,把建設四個現代化作為幾十年的奮鬥目標;同時,鑒於過去的教訓,必須改變閉關自守的狀態,必須調動人民的積極性,這樣才製定了開放和改革的政策。這是鄧小平對創立理論的客觀動因的最完整的一段論述,充分反映了總設計師的最真實的內心思考,深刻提示了鄧小平理論形成和發展的根本動力――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

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社會主義的生存和發展,強行拉動了對經典馬克思主義和傳統社會主義的再思考,使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搞了近30年的社會主義之後不得不反思“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核心問題。通過全麵係統地總結20世紀社會主義運動的曆史經驗和教訓,鄧小平著力解決當代社會主義麵臨的一係列新問題,以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由此,鄧小平帶領我們黨在社會主義麵臨的困境中開辟一條新路,鄧小平理論以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和發展從根本上為“社會主義向何處去”、“當代中國向何處去”指明了方向。

三、解決中國麵臨的實際問題

鄧小平走的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路,堅持從實際出發是鄧小平一貫堅持的原則。這就決定了鄧小平創立的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與發展,其原動力在實際,而不在馬克思的本本。由於鄧小平強調麵向世界的關鍵是要把中國自己的事情辦好,因此,無論是回答當代課題,還是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都必須落在解決好中國麵臨的實際問題上。

在新的曆史時期,鄧小平理論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與發展,是通過解決當代中國麵臨的實際問題而實現的。解決當代中國麵臨的實際問題是鄧小平理論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直接動力。我們知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獨立思考,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來製定政策。解放思想,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鄧小平指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則,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但是一定要和實際相結合,要分析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鄧小平說,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這樣的事,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來,列寧的本本上也找不出來。因此,我們隻能以實際問題為中心研究馬克思主義,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為什麼解決中國麵臨的實際問題成為鄧小平理論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直接動力呢?所謂實際問題,也就是現實的矛盾。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但隻有認識並解決了矛盾,才能成為事物發展的真正動力。鄧小平說,我們開會,作報告,作決議,以及做任何工作,都是為了解決問題。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當代中國麵臨的實際問題,從實質上講,是馬克思主義麵臨的問題,是社會主義麵臨的問題。如果不解決當代中國麵臨的實際問題,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隻能是一句空話。

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一方麵是在過去已經取得的成就基礎上繼續發展,另一方麵是過去問題的積累製約著新的發展。“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麵臨的是百廢待舉,同時又是問題成堆、問題成山。這些問題都很現實,不少涉及社會主義的生死存亡。是回避現實,空談理論,還是迎接挑戰,以求實的態度認真解決這些實際問題?這是對當代馬克思主義者的嚴峻考驗,是真高舉與假高舉、真堅持與假堅持的分水嶺。

鄧小平懷著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情感,抱著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應用到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中去。在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鄧小平堅持一切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緊扣當代世界主題,以具體的客觀條件為轉移,在不斷解決實際問題中創造性地堅持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在鄧小平理論科學體係中,每一個新思想、新觀點、新判斷,其理論生長點都源於解決當代中國麵臨的實際問題中,都是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而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中的理論提升。比如,思想僵化的問題,發展生產力的問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問題,市場經濟有沒有社會製度屬性的問題,經濟發展速度快慢的問題,社會主義建設超越階段的問題,“三步走”戰略的目標問題,判斷各項工作得失成敗的標準問題,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問題,“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歸結起來就是“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但這一問題的提出首先是從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停滯、人民生活貧困的實際出發,迫切要求改變落後而重新思考提出來的。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是以中國麵臨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中心,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進行探索,作出理論概括和回答,從而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正如江澤民所指出的,“看我們是否真正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關鍵看是否能運用它來解決中國麵臨的實際問題,推進黨的事業發展。解決的問題越多,就運用得越好。堅持馬克思主義,要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進程中來落實,要用實踐的效果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