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泄(降氣)杏仁~泄降肺氣,止咳平喘。
清泄(瀉火泄熱)山梔~清心瀉火。
燥濕:黃連清濕熱;厚樸溫化寒濕。
鹹:有軟堅散結、瀉下、潛降之作用。
軟堅散結:海藻、昆布、瓦楞子。
瀉下:芒硝。
潛降:羚羊角、石決明。
上述五味,作用各異,然其中某些藥物,又有它一定程度的通性,《內經·至真要大論》:“辛甘發散為陽,酸苦通泄為陰”,“鹹味通泄為陰,淡味滲滲為陽”按藥物之味,將它們歸入陰陽兩類以統轄之。即辛甘淡味藥物屬陽,酸苦鹹味藥物屬陰。
每種藥物都具有氣和味,氣、味各有其作用。故必須二者綜合而觀之,同性藥物有五味之別,同味的藥物亦各有四氣之異。
如同一辛味藥,有辛寒(浮萍)、辛涼(薄荷)、辛溫(半夏)、辛熱(附子)、辛平(佩蘭)等。
性味組合相同的藥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近,如紫蘇、荊芥、蔥白均為辛溫,它們都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可用於外感風寒表證。
性味不同之藥物,功效就有區別,性同味異,或味同性異的藥物,在功效上有相同之處亦有不同之點。如寒性藥物,若味不同,則其作用有差異;梔子苦寒,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淡竹葉甘寒,清熱利尿;浮萍辛寒,疏散風熱、利尿退腫。共同之處是寒性均有清熱作用。
若甘味藥物其性不同,則作用亦不相同:杜仲甘溫以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石斛甘微寒,以養陰潛熱生津;甘草甘平,以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共同之處是味甘,故均有補益之功效。
尚有某些藥物,則是一氣而兼有兩種以上味者,如桂枝辛甘溫;當歸甘辛溫;生地黃甘苦寒等。這種情況說明了藥物之性味是複雜的,也體現了藥物作用的多麵性。五味相兼亦應根據某一藥物功能大小而分清其主次,如桂枝長於調和營衛、發散風寒,作為解表藥,故首列辛味。尚有補益強壯作用,常合補益之品同用,此為甘味之功。溫經通絡、溫陽化氣則辛甘溫之共同作用,故桂枝性味定為辛甘溫。當歸為常用補血和血之品,首列甘溫,並有活血調經之力,此辛味應之,故當歸性味定為甘辛溫。藥物功效有主次,其性味的排列也有一定的順序。
臨床辯證用藥時,對五味要有選擇。如辛能散氣,故氣虛時不宜用;甘能助濕,故中滿者不宜用;苦能燥濕,故津液不足者宜慎用;酸能斂澀,故餘邪未盡者慎用之;鹹多滋潤,故脾胃虛寒者忌用之。
中藥性味功能口訣:中藥品種多,性能各不同,寒涼能清熱,溫熱祛寒用,辛味能行散,甘緩能補中,苦味能泄降,酸澀收斂功,鹹味能軟堅,淡滲利水通,甘寒能養陰,芳香必止痛,麻舌常有毒,香竄開竅能,氣味相結合,配伍貴變通。
(2)升降浮沉
人體發生疾病,病變部位有上、下、表、裏之別;病勢有上逆、下陷之異,治療上就要求藥物應分別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向,使之有助於調整紊亂的髒腑氣機,使之平順,或因勢利導祛邪外出。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藥物;病邪在下在裏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藥達病所。病熱逆上宜降,病熱陷下宜升,這是運用中藥必須掌握的一般規律。然而,遇到痰涎壅實,胸悶窒嘔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湧吐痰涎;若瀉痢初起而係積滯所致者,則用消積導滯、沉降攻下之大黃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由此可見,升、降、浮、沉是指藥物作用於人體的幾種趨向而言。升和降、浮與沉,都是相對的。升是升提的意思;降是降逆的意思;浮是上行發散的意思;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升、浮藥物的特點是向上向外,具有升陽、舉陷、發表、散寒、祛風、開竅等藥理作用;而沉降藥物的特點則是向下向裏,具有潛陽、降逆、平喘、收斂、瀉下、滲利等作用。
藥物的升降浮沉主要取決於藥物的氣味和質地的輕重。一般來說,味辛甘、氣溫熱的藥物,多主升浮;味酸苦鹹,氣寒涼的藥,多主沉降。《本草綱目》雲:“酸鹹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大凡質輕的藥物,如花葉之類多主升浮,質重的藥物,如種子、礦石、貝殼之類多主沉降。但也有例外,如巴豆辛熱,不升反沉,故有瀉下逐水作用;旋複花是花,不升浮,反而沉降,主降逆平喘,故有“諸花均升,複花獨降”之說,牛蒡子是種子類,反主升浮,能疏風諸熱。此外,藥物的升降浮沉還可因加工、炮製或配伍而發生改變。酒製則升、鹽炒則下行、薑汁炒則能發散、醋炒則能收斂。所以在臨床應用時要靈活掌握,才能運用得當,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