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鈺所說的考驗,是專門為沒讀過書的人設立的,就是讓那些想參軍卻沒讀書的人進入一個帳篷,然後在翻滾的油鍋裏撈石頭。
考驗的是決心和膽量,其實那油鍋隻是沸騰的醋和一層薄薄的油,嚇唬人用的,卻能駭住一些決心不夠的。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對付騎兵,最重要的是能站穩腳跟,否則長矛兵分分鍾被衝破,隻能選擇膽子夠大的。
“這樣的士兵,有多少?”趙昰問道。
“不下五千。”江鈺興奮的答道。
趙昰也很驚訝,居然有五千人敢伸手進入滾燙的油鍋裏,哪怕其中有人是參透了其中的關竅,卻也隻能占少數而已。
這年代,伸手入油鍋可是能忽悠人的手段,知道的不多。
“陛下,楊正請求建立聾啞都,作為殿下的貼身護衛。”江鈺突然說道。
趙昰一愣,若不是江鈺提及,他都忘了自己這位老同學,當初此人立功,趙昰把他扔到親軍中,便再也沒有管過。
他疑惑的望向江鈺,不清楚他為什麼提及此人,而且願意給此人說話。
“楊正新軍訓練後進入親衛軍,一直以來表現都極其優異,隻是限於條件,做到都頭後就再難提拔了。”
趙昰理解的點點頭,畢竟聾啞多有不便,指揮一都,有人輔助尚可,若是人再多點,卻是難了。
“這次大戰,他一直戰鬥在第一線,是表現極好戰士之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營指揮使戰死,最後是他接過指揮,並且守住了防線。”
“我本想提他做營指揮使,但是他拒絕了,並請求召集揚州聾啞人士,做陛下的貼身侍衛。”
聽了江鈺的話,趙昰明了的點點頭,看樣子這楊正是要學他的祖宗啊。
楊正的祖宗是太祖時期的殿前指揮使楊信,深得趙匡胤信任,為趙匡胤披上黃袍的,就是此人。
而且,楊信也是一名聾啞人。
“可以,賜名聾啞親衛都,隨我左右,這次武正將等人損失也大,正好補充人手。”
聾啞人作為貼身侍衛,也是有好處的,當然,其中也少不了麻煩,慢慢試著來,難得手下人自己請命,加上有功,沒有拒絕的道理。
“把其他幾個表現優異的也都報上來,一一賜下番號,都、營、軍、廂、集團軍,都可以,隻要表現足夠優秀。”
軍人崇尚榮耀,這是他們骨子裏的需要,如果一個軍人不再崇尚榮耀了,那麼,他上戰場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陛下,我還想為一個叫李鐵柱的軍士請一名號。”江鈺聽了趙昰的話,趕忙說道。
趙昰一愣,他想著江鈺總是要回去準備一下的,沒想到立刻就提出來,好奇的望了過去。
“古有夏侯惇啖睛,這李鐵柱也上演了這一幕,當時他們都頭戰死,隊頭有些軟弱,壓不住場麵,戰線搖搖欲墜。”
“這李鐵柱正巧被射了一箭,箭矢射中眼睛,他扯下箭矢,吃了自己的眼珠,駭住身邊軍士,協助隊頭指揮隊伍,才守住那一線。”
趙昰愕然,他卻沒想到自己居然能遇到真人版吃眼珠的戰死,驚詫問道:“就生吃了?”
這話問的沒有水平,不生吃還能煮著吃不成?
“吃了。”江鈺肯定的點頭,接著道“我剛剛見過他,就問他,為什麼吃眼珠,他說聽說書人夏侯惇吃眼珠子很厲害,他當時為了給身邊的戰友壯膽,就吃了。”
趙昰疑惑了,三國演義不是羅貫中寫的麼,老先生不是元末明初人士麼,怎麼這會就有說書人講夏侯惇吃眼珠的故事了?
他卻不知道,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寫的不錯,可這個故事卻早早的就被說書人作為講述的故事之一,羅貫中很多內容,都是直接從這些演繹中整理出來的。
他不明白怎麼回事,卻也不在這上麵細想,抬頭道:“就叫鐵血都,他就是鐵血都頭,這般英武的漢子,橫豎應該在戰場上討生活的。”
“告訴趙政委,多找點人,把軍中的故事都整理出來,這邊也設立一個揚州軍報,大肆宣揚戰爭英雄。”
“文章要貼地氣,一定要跟他強調,他寫東西,太過一本正經,那些文言文,即便用上我整理出來的斷句方法,也讓人聽不明白,必須寫的讓老百姓都能聽明白的,懂嗎?”
所謂的斷句方法,就是逗號、句號、感歎號,這些標點符號,趙昰早早便拿了出來。
江鈺點頭應下,趙昰身體不好,不適合過於喧鬧,他也不想趴著這般四處見人,幹脆就讓江鈺傳遞。
這麼說了一會,趙昰的身子便乏了,擺擺手讓江鈺退下,屋子裏就又剩下老將軍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