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幽默讓外交家的斡旋左右逢源(1 / 2)

俗話說,外交官就是文裝軍人,用筆和舌頭斡旋於各國之間。在當今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國際社會裏,國與國之間的爭端不再以戰爭的形式爆發,而是通過代表國家的外交官以談判、和談的方式來進行。國際談判桌也是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外交官們用舌唇口才進行較量。在這時候,會幽默的外交官往往能在談判的“戰場”中獲得優勢地位。

柯倫泰是前蘇聯卓越的外交官,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女大使,她通曉十一國文字,特別善於談判。

有一年,她被任命為蘇聯駐挪威貿易代表,全權處理蘇聯同挪威之間的貿易談判。一次,她和挪威商人談判購買挪威鯡魚,由於商人要價高,蘇聯出價低,雙方爭執不下。為了打破僵局,取得有利己方的進展,她突發靈感。隻見她滿麵微笑地對挪威商人說:“我同意你們提出的價格。”挪威商人一聽,喜出望外。但她接著說:“如果我國政府不批準這個價格,我願意用自己的工資來支付差額,不過我要向各位先生說明,我個人的工資有限,自然要分期支付,可能要付一輩子。”

挪威商人一聽這話,麵麵相覷,無言以對,最後隻好以蘇方提出的價格成交。

故事中柯倫泰巧妙地在談判中以退為進,先假裝答應對方的要求,在對方承諾後,用幽默的方式讓他們明白原來上當了,這樣一來對方也啞口無言了。柯倫泰的高明就在於成功運用幽默這一武器為本國謀取了利益。

我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候,諸侯列國林立。國與國之間不可避免地有著許多來往和聯係。為了國與國之間能更好地溝通,這時就有著許多的說客。他們充當著現代國際上外交官的角色,接受本國國君的任務出使他國,斡旋於國與國之間,用機智絕妙的口才譜寫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外交史。

蘇代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周遊列國的說客,也是一個出色的外交家。有一次,他應秦國大王的要去出使燕國。燕王對他很不高興,刁難他說:“我很不喜歡和說大話的人講話。”

蘇代心中明白燕王這句話的用意,他接口道:“周地的人看不起媒人,認為她對兩方都說好話。到男方說女子長的美貌,到女家又說男的有錢,然而周地的風俗沒有娶妻的習慣,而且年輕的女子如果沒有媒人,即使老了還是嫁不出去。離開媒人自己去誇耀,說破了嘴也嫁不出去。順從風俗是不可能的,是壞事,若想嫁出去又不費唇舌,就隻有靠媒人。再說搞政治不靠權術不能成事,不靠權勢不能建功。因此讓人坐享成功的,隻有說大話罷了。”

燕王頓時無話可說,隻能連口稱讚:“說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