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代在麵對燕王刁難時,巧妙運用幽默的寓言來為自己解圍。這幽默的寓言輕鬆而又有趣,避免了在說話時直接觸怒對方。在中國古代的很多外交家都像蘇代一樣,在出使他國或者勸服國君時,通常用輕鬆詼諧的語調,說出一個有趣又富有哲理的寓言,這樣就能夠很自然地越過對方的心理防線,使對方毫不困難地接受他們的觀點。
春秋時候齊國的淳於髡也是一位著名的說客。在公元前349年,楚國集結大軍,向齊進攻。齊威王非常緊張,於是派淳於髡到趙國去求援,他準備送給趙王的禮品是一百斤的黃金和馬車十輛。
這時,淳於髡見到這些禮品,就仰天大笑,竟把帽帶子都笑斷了。
齊威王不悅地說:“先生認為這些禮品太少了,是嗎?”
“不,不,不,豈敢!”
“那麼你的笑難道有什麼別的意思嗎?你就詳細說給我聽聽。”
“那麼我就說了。剛剛我從東邊來的時候,看見路邊有一個求神降福、祈禱豐收的農夫,拿了一隻豬蹄子和一壺酒,他禱告說:‘那邊窄小的高地,要滿籠滿籠的豐收;這邊低窪的水田,要滿車滿車的運送;五穀都要大豐收,堆滿我的家。’我看到他拿的祭品那麼少,祈求的卻是那麼大,所以我覺得好笑。”
齊威王知道了其中的意思了,微微一笑之後於是立刻把禮品增加到黃金一千,白璧十對,馬車百輛。
齊威王增加了禮品之後,淳於髡即刻辭行到趙國去。趙王給了他精兵十萬,兵車一千輛。楚國聽到趙國的救兵來了,連夜撤兵回去了。
倘若當初威王問:“是嫌少嗎?”淳於髡馬上就說:“太少!”那就等於正麵批評威王,使威王臉上掛不住而弄得場麵緊張,所以淳於髡巧妙地用了一個輕鬆有趣的寓言,就把這個很容易變得緊張的氣氛輕鬆地化解掉了。這不能不說明他是一個手段很高超的外交家。
不僅在古代,就是在現代也有著許多出色的外交家。如眾所周知的周恩來總理,他代表中國在國際上表現出的幽默口才給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總之,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幽默都是外交官必須掌握的武器,會使用幽默的外交官,能成功斡旋於談判桌上。同時幽默也能使外交官優雅得體代表著本國的形象,友好和諧地與別國代表相處,博得別國人民對自己本國的好感,增強本國在別國人們心中的好形象。
§§第十章 懂得幽默的禁區,方能做到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