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創新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2 / 2)

沒有人站出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不知赫魯曉夫究竟要幹什麼,寫條子的人更是忐忑不安,後悔不該交這張條子。

接著,赫魯曉夫大聲重複了一遍剛才的話,可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幾分鍾過去了,赫魯曉夫平靜地說:“好吧,我告訴你,我當時就坐在你現在的那個地方。”

赫魯曉夫利用流暢的思維,變被動為主動,擺脫了尷尬的局麵。

創新性思維不局限於某種固定的思維模式、程序和方法,它既獨立於別人的思維框架,又獨立於自己以往的思維框架。它是一種開創性的、靈活多變的思維活動,並伴隨有“想象”、“直覺”、“靈感”等非規範性的思維活動,因而,具有極大的隨機性、靈活性,它能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常規性思維一般按照一定的固有思路方法進行,缺乏靈活性。

思維的變通性是以流暢性為前提的,思維不流暢,自然談不上變通。從創新的角度而言,變通是關鍵,也是我們學習和工作取得成功的捷徑之一。

一次,俄國著名生物學教授格瓦列夫正在上課。

有個調皮學生故意在班上跟他搗亂,學起了公雞的啼叫。

立刻,教室中哄堂大笑。

可格瓦列夫教授卻不動聲色地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表,說道:

“我的這隻表誤時了,沒想到現在已是淩晨。不過,同學們請相信我的話,公雞報曉是低等動物的本能。”

課堂裏立刻響起了一片喝彩聲。

學生在上課時學公雞的啼叫,本意是想搗亂,一般教師碰到這種情況時,往往會大發雷霆,將搗亂的學生大罵一頓,然後趕出教室。由於學生的逆反心理較重,這種方法的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而格瓦列夫擅長思維的變通,從生物學的角度對“公雞啼叫”做出了合理的解釋,並巧妙地對搗亂者作了批評,不能不令學生們心服口服。

思維的獨特性,又稱新穎性、求異性,是指“與別人看到同樣的東西卻能想出不同的事物”。

思維的獨特性是以獨立思考,大膽懷疑,不盲從,不迷信權威為前提的,能超越固定的、習慣的認知方式以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觀點去認識事物,提出不為一般人所有的、超乎尋常的新觀念。

世界著名作曲家莫紮特小時候曾從師於偉大的作曲家海頓。有一次,他跟海頓說:“我能寫一段曲子,老師您肯定彈奏不了。”

海頓不相信莫紮特所寫的曲子自己不會彈奏。莫紮特將寫好的曲譜遞給了海頓。海頓彈奏了一段時間後大叫道:“這是什麼曲子呀,當兩手分別在鋼琴兩端彈奏時,怎麼會有一個音符出現在鍵盤中間呢?看來任何人也無法彈奏這首曲子。”

莫紮特接過樂譜後,說:“老師,您看這樣彈。”隻見他遇到鍵盤中間出現的音符時,便俯下身,用鼻子彈了出來。

莫紮特的這一動作令海頓大吃一驚,並對莫紮特的創新思維感到非常佩服。

在海頓眼裏,彈鋼琴隻能用手指,如果兩手在鍵盤兩側時,鍵盤中間出現音符就不可能彈奏;而莫紮特認為鼻子雖然是呼吸器官,但沒人規定不能用鼻子來彈奏。顯然,莫紮特後來之所以能成為大師,與他的這種思維的獨特性是分不開的。

所以說,思維的獨特性是流暢性和變通性的歸宿,是創新思維的最高層次。

專家點評

創新思維的特點在於創新,它在思路的探索、思維的方式方法和思維的結論上,都獨具卓識,能提出新的創意,做出新的發現,實現新突破,具有開拓性和獨創性。常規性思維是遵循現存常規的思路和方法時進行思維,重複前人、常人過去已經進行的思維過程,思維的結論屬於現成的知識範圍。創新思維所要解決的是實踐中不斷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常規性思維所要解決的是實踐中經常重複出現的情況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