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導語
具有新穎獨到意義的任何思維,都可視為創新思維。思為行之先,沒有創新思維的變革,就不會產生行為上的變化。
創新思維的本質是人們能夠借助幹這種思維方式去認識和發現事物的內在聯係和規律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它是認識主體,在實踐中對客體的認識有了新的“飛躍”,即得到了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等的規律性的理解和把握。在這一認識“飛躍”的過程中,創新思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方法論的角度看,它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和規律在認識主體思維過程中的運用和體現,是以非邏輯思維方法為核心的非邏輯思維方法與邏輯思維方法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作用的結果。
對於創新思維的理解有兩種,一種是狹義上的,一種是廣義上的,從狹義上講,創新思維是指在人類認識史上首次產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較大社會意義的高級思維活動。從廣義上講,凡是對某一具體的思維主體而言,具有新穎獨到意義的任何思維,都可以視為創新思維、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新思維既可表現在對重大問題的思維活動中,也可表現在處理日常具體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既可表現在偉大天才人物的思維活動中,也可表現在常人的思維活動中,所以說,一切具有創新性質的整體思維過程,都可稱為創新思維。
與常規思維相比,創新思維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而這些特性的產生又與巧妙地發揮了人腦思維的潛能,尤其是右半腦的功能密切相關。科學家們的新發現,科技人員的技術革新和發明,社會改革家的新設想、新計劃,普通勞動者的創造性活動藝術家的創作,甚至小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解決從未遇到過的難題等活動,都是創新思維的具體體現。凡是能想出新點子、創造出新事物、發現新路子的思維都屬於創新思維。
一次,馬克·吐溫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說漏了嘴:“美國國會的有些議員是婊子養的!”第二天,此話被刊登在一家報紙上,立即招來華盛頓議員們的強烈譴責,他們勒令馬克·吐溫登報道歉。馬克吐溫點頭答應了。
幾天後,《紐約時報》上刊登了馬克·吐溫致國會議員們的“道歉啟事”:
日前,鄙人在酒席發言,說國會中有些議員是婊子養的,事後有人向我興師問罪,我考慮再三,覺得此話不妥,也不符合事實,故特此登報聲明,把我的話修改如下:“美國國會中有些議員不是婊子養的!”
馬克·吐溫利用幽默機智的語言不僅替自己打了圓場,而且更強烈地諷刺了國會議員,這就是一種創新思維。創新思維在人類曆史上所起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些。它大到能改變全世界,小到能改變一個人。
下麵我們對創新思維的三大特點: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做進一步論述流暢性,又稱非單一性,是思維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映的能力,它是以思維的量來衡量的,要求思維活動暢通無阻、靈敏迅速,能在短時間內表達較多的概念。比如請你列舉“椅子”的用途,如果你一口氣回答很多,說明思維流暢性好。
由於創新思維是講究效率的,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想出對策,超過了限定時間,再好的方案也會變得毫無價值。所以,追求思維的流暢就顯得十分必要。
在1956年,蘇聯共產黨的一次代表大會上,赫魯曉夫作了秘密報告,揭露、批判了斯大林肅反擴大化等一係列錯誤。由於赫魯曉夫曾經是斯大林非常相信和器重的人,與會者對他所提出的觀點都非常懷疑。
後來,在又一次黨代會上,赫魯曉夫又一次批判斯大林的錯誤,有人便從聽眾席遞上去一張條子,赫魯曉夫打開一看,上麵寫著:“那時候你在哪裏?”
這個非常尖銳的問題,赫魯曉夫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但又不能回避。他的腦子飛快地轉著,冒出了許多種處理辦法,很快便有了主意。隻見他拿起條子,大聲念了一遍條子上的內容,然後望著台下,大聲喊道:“這是誰寫的條子,請你馬上站出來,走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