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導語
沒有“野心”的人,談不上創造什麼奇跡。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從美國一所小學抽了三個班進行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測驗後,他將一份“最具發展前途者”名單交給老師。八個月後,當心理學家重返這所小學,對上次做過測驗的那些學生再進行測驗時,結果發現那份名單上的學生智力發展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學生。而真實情況是,那份所謂“最具發展前途者”的名單隻不過是為了第二次測驗的需要,從學生名單上任意抽取的。這一實驗很好地說明了自信對一個人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同樣,在加拿大有個名叫瓊尼的孩子,因為智商低,功課總是跟不上,學校隻好勸他退學。後來,他碰到一位心理學家。心理學家告訴他,工程師可能不識樂譜,醫生不一定會繪畫,你被勸退學了,但不等於前途一片黑暗。這番話對他產生了巨大影響,使他心中充滿了自信。於是,他長年給人家整建苗圃,修剪花草20年後,他成為聞名全國、受人尊敬的風景園藝家。
日本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音樂指揮家。在他尚未成名時,曾去歐洲參加音樂指揮家大賽,決賽時,他被安排在最後一位出場。小澤征爾拿到評委交給的樂譜後,稍作準備,便開始全神貫注地指揮起來。
忽然,他發現樂曲中有一些不和諧的地方。起初他以為是演奏錯了,就讓樂隊停下來重新演奏,但仍覺得不和諧。
於是,小澤征爾認為樂譜有問題,可是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們一再鄭重聲明,樂譜是經過多次篩選而來,根本不可能有問題,是他的錯覺。
麵對幾百名國際音樂界的權威人士,小澤征爾也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猶豫,但他經過再三考慮,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於是,他滿懷信心而又不失禮貌地說:樂譜肯定錯了。他的聲音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向他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一個圈套,以試探指揮家們在發現錯誤而權威人士又不承認的情況下,是否能堅持自己的正確判斷,因為隻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真正稱得上是世界一流的音樂指揮家而小澤征爾正是憑著自己的自信心,獲得了這次世界音樂指揮家大賽的桂冠。
總之,凡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具有堅定的自信心高爾基說:“隻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白己的意誌”自信能催人奮進,自信心是成功者的力量源泉,隻有當人們對他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信心時,才會采取相應的積極態度去爭取,從而做出創新。
有兩個小和尚,看到講堂外的長幡被風吹得飄來飄去。
於是他們爭辯起來:
一個小和尚說:“是風在動。”
另一個小和尚說:“不,是幡在動,你怎麼說風在動呢?”
前麵那個小和尚反駁道:“沒有風在吹,幡又怎麼會動呢?”
他們爭辯不出結果,就找慧能大師去評理,慧能大師對兩個小和尚說:
“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你們的心在動!”
兩個小和尚恍然大悟。
由此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心理對其言行有多麼大的影響。
實踐證明,人的創新思維活動是與心理活動相伴而生的,創新思維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其心理活動基礎創新思維過程也是創新心理活動發動、啟動和驅動的複雜過程廣泛而集中的創新興趣,目標明確的創新動機,積極飽滿的創新情感,堅定不移的創新意誌等,這些創新心理活動狀態都是創新思維的心理基礎下麵我們分別對其進行具體論述。
興趣是指人對某一特定的客體所產生的積極態度,它表現為好奇心、愛好等複雜的心理活動形式興趣產生的基礎是對特定的心理需要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需求創新作為對舊事物的否定與超越,本身就易激發人的創新興趣且具強大的驅動力。創新興趣作為心理活動的態度傾向,是指能夠啟動、調整心理活動各種要素,全力驅動和指向創新目標,使之進行興奮、愉悅、緊張的創新活動的心理狀態要想使創新興趣始終如一地推動創新心理活動穩定持久地進行下去,必須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動機是推動和激勵人去行動的內在主觀原因,是引起和維持人的行為並將行為導向某一目標的主觀願望。創新動機是出於創新心理需要和創新興趣,並與創新目標相聯係而導致創新活動發生的內在動力。正如恩格斯所說:就個人而言,他的行為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通過他的大腦,一定要轉變為願望和動機,才能使他們行動起來。由此可見,堅定明確的創新動機是創新活動發展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