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導語
當其他人創造曆史時,有些人專門創造頭條新聞。
所謂名人效應就是企業及其產品利用名人形象出現在電視、報刊、雜誌上,從而使自己的企業及其產品因名人的使用或推薦而打開銷路。不過,種種的“借名”容易造成失實宣傳,而且也容易誘發公眾的不信任心態,損害“名人”自身及其所宣傳的企業形象。
古時有一幅畫,長期不為人知。後來,它被放在一個鑲滿寶石的畫框裏,才引起人們的重視。人們審視著這幅畫,斷定:這幅畫肯定是名畫,否則不會用這麼貴重的畫框。
這種論斷被認為是有道理的,接著又有行家名士前來考證。考證雖然沒有一致的結論,但這行家考證本身又成為一種根據:肯定是名畫珍品,否則不會有行家考證。
這幅畫最終被送去展覽,以求有更多的人鑒定。不想這又是一個根據,不是名畫能展出嗎?於是盛況空前,正當有的觀賞者驚歎這幅畫是傳世之寶時,卻有人發現畫框上的寶石是假的,這消息不脛而走,引起轟動於是眾多的人又一致認為:這幅畫肯定是贗品偽作,要不然不會放在一個假寶石畫框裏!
人們逐漸散去,從此以後,很少有人來欣賞這幅畫了這幅畫的真偽,一時竟成為不解之謎。
盲目的從眾心理,蒙蔽了我們本該善一於發現的雙眼,就像一幅畫的真偽,我們必須通過自己的紮實工作來驗證它,而人雲亦雲地談論和猜測,隻會使真實成為我們的回憶。
我國古代就有借助名人而使自己揚名的例子。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貶滴到海南島,當地一老婦善做環餅,其味甚美,但因店鋪甚小,知者甚少,生意非常清淡。她得知蘇東坡來到此地,就請他品嚐環餅並為店鋪做詩。蘇東坡隨即做了這樣一首詩:纖手拚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老婦將詩精心裱糊,高懸店堂之上,成了招徠顧客的廣告詩,小店因此而遠近聞名,生意越來越紅火。
“阿迪達斯”是德國老牌體育用品,公司每生產一種新產品都要請體壇明星穿、用,並參加比賽,同時贈給體壇明星巨額款項。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阿迪達斯公司把剛發明的跑鞋贈給美國黑人運動員歐文斯,結果歐文斯連奪4枚金牌,阿迪達斯的跑鞋也因此揚名天下,成了暢銷世界的名牌。
銷售黑人化妝品的美國約翰遜公司剛創辦不久,銷路難以打開,該公司借已有20多年銷售史的佛雷化妝品公司的名聲宣揚自己。該公司在廣告中宣傳:“當你用過佛雷公司的產品化妝之後,再擦一次約翰遜的粉質膏,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巧借佛雷公司之名擴大了自己的知名度,打開了市場並且成了暢銷產品。
牛仔褲在19世紀問世以來一直長盛不衰,20世紀中葉以來又大走紅運,也是借用了“名人效應”。20世紀50年代,美國紅極一時的大牌影星詹姆斯·迪安和馬龍·白蘭度穿著牛仔褲主演的《伊甸園的東方》和《野神》兩部影片之後,己經過時的牛仔褲又大行其道。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政界、名流如摩納哥的卡琳娜和斯黛發妮公主、法國前總統蓬皮杜、美國前總統卡特等都喜歡穿牛仔褲,這給廣大消費者以無聲的導向,牛仔褲、牛仔服又暢銷全球。
有一個證券公司的業務員,剛進入這一行,一直無法提升業績。他心急如焚,尋找各種銷售的辦法,但競爭實在太大了,即使使出渾身力氣,還是很難有起色。
過了一段時間,這個業務員突然好像有神明護身似的,客戶一個接一個地自動找上他,一時之間他竟然成了全公司業績最好的業務員。
這家公司的經理覺得非常奇怪,自己幹了這麼多年,也沒見過一個初入這行的人會突然莫名其妙地大紅大紫,於是暗中注意他是如何吸引客戶的。
他發現業務員經常帶客戶到自己的辦公桌旁談事情,這個辦公室裏的每個位子都是單獨間隔的,於是他有事沒事就假裝經過業務員的桌旁,可是並沒發現他對客人說些什麼與眾不同的話。
有一天,業務員不在辦公室裏,經理走到他的辦公桌旁時,不經意地看了一眼他的桌子。
“噢!我明白了,這小子真夠聰明的”經理站在辦公桌前像是發現了新大陸,笑著自言自語。
原來,在業務員的桌子上,擺著許多張自己家人的生活照,並且這些生活照中間,又穿插擺著幾張在不同場合拍攝的放大照片。而這些大照片,竟然全是一位股市大亨的照片。
當客戶來了坐下來跟他談生意時,看到這些照片,就會想:“哇噻!他跟這位大亨的關係一定非同尋常,跟著他走準沒錯!”
專家點評
利用人們崇拜名人的心理,借助名人的光環照亮自己,同樣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