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9章 為什麼少男少女易患“花癲”(1 / 1)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因為易發於如花似玉的年華,故亦稱為花癲。這一名稱概念含混,往往包括心因反映症和癔病。確切地說,花癲是指單純型和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這種病的主要表現是:輕時,主動性減退,情感反應減弱,思維內容貧乏或奇特,伴有明顯的聯想散漫;重時,行為紊亂,感情反應幼稚,哭笑無常,常常自己對著鏡子哭笑或伴鬼臉,有時外出亂跑,甚至赤身裸體不知羞恥。

總之,本病可以概括為思維、情感、行為與環境之間互不協調,即所謂的“分裂”,對自己的病態缺乏認識,不承認自己有精神病。

花癲重要的精神活動障礙是思維障礙。正常思維過程是一係列概念的聯係過程,合乎邏輯,前後連貫。而這種病人聯想散漫,支離破碎,語無倫次,稱之為思維破裂;有時會出現被迫害妄想、被鍾情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和誇大妄想,甚至清醒時有夢樣體驗。

花癲另一個主要表現是情感反應與思維內容不協調,與當時的環境不協調,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出現幻覺(視、聽、嗅)。

花癲的行為障礙往往是知覺、思維和情感障礙的後果。除了行為紊亂之外,常表現出內向性,頑固地沉溺於自己的意欲、妄想和幻覺之中。

這種病人往往漸漸起病,初時表現為生活懶散,工作與學習的積極性下降,常被誤認為是思想或性格問題。患者往往訴說身體某些不適,但又查不出實質性疾病,常被誤認為“神經衰弱”,應引起警惕。

為什麼少男少女易患花癲呢?迄今為止花癲的發病機理還不十分清楚,大腦一般無明顯病理形態學改變;有人認為與遺傳有一定關係。少男少女神經內分泌係統不穩定,大腦雖然出現了抽象思維和創造性想像能力,但幻想傾向很強,情感的兩極性還不能相輔相成,消極和緊張有時占優勢,意誌力還不強,行為還缺乏準確和果斷。

從社會角度來看,少男少女知識麵狹窄,閱曆淺,對打擊承受能力較弱。一旦刺激過強過久就會使神經內分泌衰竭,產生適應綜合征而發花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