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不多時,房玄齡又跑了回來,手中敬若神明般地捧著個檀木錦盒,興衝衝地對杜如晦說道:“杜大人,我把起死回生之藥給你拿來了!”杜如晦半信半疑地接過那個檀木錦盒,輕輕打開,眾人頓覺一股異香撲鼻而來,心肺暢通。杜如晦頗覺驚異,連忙將盒內的絲絹掀開,裏麵的兩枚漆黑卻又通體晶瑩的藥丸立即呈現其眼前。他攏住鼻息又將這藥香聞了聞,這才問房玄齡道:“如此靈藥,世上難求,你從哪裏找到的?”
“此事說來話長,你先把藥給王爺吃下去吧!”
“好,好。”
杜如晦淨了手,將其中一枚藥丸掰成數塊,揉捏成一個個小球,而後撬開李世民的嘴,一個一個地給他服下去。服完藥之後,眾人一個個擠在床邊,密切注視著李世民的變化。良久,大家清晰地聽到李世民的肚腹之中咕咕有聲,杜如晦忙叫道:“趕快把痰盂拿過來!”
話一出口,他才意識到這屋子一個侍從也沒有,連忙自己跑出去,拿進一個痰盂,跪到床邊,扶著李世民從床上坐起來,將其頭部靠近那個痰盂,輕輕捶打他的背部,李世民肚腹之內咕咕之聲不絕於耳,忽然“哇”的一聲,李世民大嘴一張,猛地嘔吐起來。這一吐是哇哇有聲,吐了個七葷八素,吐了個肚盡腸幹,幾乎都要把五髒六腑嘔吐出來。屋子之中頓時腥臭撲鼻,剛才那股奇異怡人的藥香被這股腥臭趕得無蹤無影。長孫夫人忙翻出檀香點上,香煙飄起,這才壓住了刺鼻的腥臭。李世民一直嘔了大半天才停止,杜如晦扶他躺好,擦淨他嘴邊的穢物,將痰盂之中的嘔吐之物端出去倒掉之後回來說道:“這毒藥果然厲害,於服用之人並無明顯體征,誰知在腹中卻是奇臭無比,幸虧這靈藥有奇效,不過剛才王爺嘔吐的隻是腹中積存的毒素,幾個時辰之後還要給他服下另外一枚藥丸才可以驅除滲入到其肌體內部的毒素,所以王爺暫時還不會醒過來,仍會繼續昏睡下去。夫人,你命人去熬一點銀耳蓮子羹來給王爺服下,他此刻脾胃空虛,急需補充食物。”
“不用讓別人去了,我親自去。”
長孫夫人得知李世民會安然無恙,頓時長出一口悶氣,親自下廚給李世民熬湯去了。大家再看李世民,頓感欣慰不已。雖然他仍然昏睡不醒,但麵色卻逐漸褪去死灰,恢複了本來的血色和鮮活,呼吸也更加沉實勻暢,這證明他已經渡過了危險期。那麼,那兩枚藥丸房玄齡是從哪裏弄到手的呢?其實,那兩枚藥就是房玄齡和李世民拜見王知遠之後,王知遠交給他的世傳靈藥,想不到今天派上用場,救了李世民的性命。時光荏苒。半個月之後,李世民恢複了健康和活力,一切如故,隻是當他得知在自己大病之時,太子李建成掛帥東征劉黑闥的時候,他感到心煩意亂。不知是煩自己未能再次掛帥出征,還是煩自己白白耽誤了這十餘日的光陰。但是,如果不是親身經曆,他怎麼也不會相信自己的兄長一太子李建成竟然會如此平和地在滔中下毒以害自己的同胞兄弟。而至於洛陽軍前為雷永吉和李元吉合謀出賣,他卻不以為忤,因為李元吉本來就是一個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這次事件,沒能夠毒死他,李建成順利地掛帥出征,卻也把李世民逼上了絕路,本無僭越之心,卻也隻能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別人根本不給他回頭的機會。
一天,他召集房玄齡、杜如晦等人議事,看看他們對事態的發展有什麼意見。杜如晦首先說道:“王爺,此次太子於你酒中下毒,手段可謂陰險,這說明太子已經對王爺心存戒備,此次又急著掛帥東征劉黑闥,可見其爭功之心切。王爺以後行事一定要多加小心,而且對於這次酒中下毒之事,王爺隻當是酒醉所致,假裝糊塗,如此才能無事。”
李世民點點頭,雖然總不想輕易咽下這口怨氣,但迫於形勢,他隻能如此。
“王爺,你不必著急,太子之所以於酒中下毒並急於掛帥出征,正好說明太子心虛,認為自己是徒占虛位。王爺這麼多年來東征西討,功勳卓著,天下英雄影附,太子自然會認為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這也是王爺威信的一種顯現。而王爺您也正好可以利用這個閑暇機會多方交遊,為大事早做準備。”房玄齡的這幾句話頗為中聽。
“不知京中情況如何?”李世民問杜如晦。杜如晦一直留京駐守秦王府,長安城中的情形自然會更清楚一點兒。
“王爺,陛下一心專寵左仆射裴寂裴大人,而裴大人又與太子一黨,這恐怕是於您不利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後宮之中雖經夫人多方奔走,但仍有張、尹二位娘娘明確表示支持太子。不過,支持王爺您的大人和娘娘們也不在少數。”
“這個無妨,本王在外征戰多年,所存珍寶古玩無數,多送他們一些就是了。再有娘娘上門為其親屬討要官職,你與夫人權宜行事就行了。”
“是的。王爺,微臣還聽到一件事,對王爺卻是大有好處。”
“噢,是什麼事?”
“據聞太子和齊王與後宮交往甚密,而且行為不檢。”
“有這等事?”李世民一聽之下也是大驚失色,如果此事屬實,這將會大大提高他在父皇眼中的地位,但卻也有損於皇帝尊嚴。
“據聞齊王與尹妃娘娘的丫鬟翠儂有染,但這隻是傳聞,是否屬實微臣也不敢肯定。”
“你找人好好查一下!”李世民終於痛下決斷。
“王爺,現在張亮與溫大雅二位將軍正在把守洛陽,太子出征之時還讓他二人派兵跟隨前往,他二人推說兵力不足並未隨行。三日前他們選募三百名壯士已經到達長安,末將把他們安排在府內了。”統軍秦叔寶向李世民稟報道。
“那我們府中現在有勇士多少人?”
“加起來剛剛八百有餘。”
“隻有八百多人?這些人太少了,如有大事,恐怕不夠支使。”
“王府區域畢竟有限,如果征募勇士太多恐怕會招人懷疑,而且耗資甚巨,無力支持。”秦叔寶頗為謹慎地說道。
翟長孫聽完秦叔寶的話,這時也建議道:“王爺,現在我們處於劣勢的原因在於太子位居東宮,將繼大業,能夠給人更多的許諾以收攬人心,而王爺您雖然功高,但到底位居其下,多有不便,如募死士,隻能剖心示人,以誠以德服人。齊王驕恣蠻橫,而太子卻缺乏魄力,這也正是王爺您強於他二人之處。為今之計,王爺不但要於內廷及後宮之中遍尋支持,還要多往外域發展以備非常。”
“如今四弟已經倒向太子一邊,依四弟的性格,他肯定不甘久居人下,孤王還要小心著他一點兒。而且齊王府所藏勇士與太子府中的勇士合加起來一定會遠遠超過八百人的,但是如果孤王隱忍而安,他們暫時也不能把孤王怎麼樣的。”
三個月後,李建成不但成功地瓦解了劉黑闥的起義部隊,將劉黑闥抓獲而斬首示眾,而且還大力在河北、山東兩地推行安撫政策,鼓勵當地農民發展農業,同時注意培植自己的勢力,大力收買人心,招募死士,擴充自己的私人力量,而且與燕王李藝、慶州都督楊文傒及幽州都督李璦互相來往勾結並相約大事時互相幫助。
隨後,李淵將李建成與李元吉二人調回長安。經此一戰,李建成威望大增,完全達到了李淵當初派他掛帥出征的目的。他不希望李世民功高勳著而蓋過太子李建成,當然也不希望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對李世民有什麼不利之舉。
回到長安,兄弟二人先去見了李淵,李淵重賞了兩個人,而後,兩個人出了皇宮,一起到太子府飲酒慶功。酒酣之時,李建成拍著李元吉的肩膀笑著說道:“四弟,為兄領兵出征之時,尹妃娘娘曾經讓我告訴你有時間把她的侍女翠儂收為妾室,省得娘娘不開心。”
“是哪一個翠儂啊?”
“你不會這麼快就把人家給忘了吧,聽娘娘說在你之前翠儂還是個姑娘家呢!”
“噢,大哥這麼一說我就想起來了,是她先對我眉來眼去的,我當然不想錯過這個便宜,便把她抱進房中受用了。不過我倒沒想到她竟然認真起來了。”
“算了,算了,你有時間求一下父王把翠儂納為妾室吧。這種女人不好惹,要是這種事傳到父王的耳朵裏,咱們可就慘了,以後注意一點,少在後宮之中放肆。”
“是,是,我一定聽你的,你打算怎麼對付二哥?”
“為兄這一次雖然暫立軍功,卻遠遠比不上二弟軍功之著,但而今卻又是四方之亂都已平定,根本沒有戰亂可去平息,為今之計,隻能在諸多方麵壓製住他,使他的力量不再有所發展。為兄這麼多年留守長安,把建立功勳的機會都給了他,卻也不是一點兒事情都沒做。如今整個長安城,可以說,除了秦王的府邸,幾乎全部掌握在我的手中,隻要能把他留在長安城內,他隻不過是一個勇夫而已,不足為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