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鳥鳴啾啾,繁忙的一天又拉開了帷幕。清朝的丫環一切從簡,倒是方便了我這個懶人,直接在後腦梳個辮子就行了。明月的頭發濃密順滑,時刻散發著墨玉般的光澤,披散下來,剛好齊腰,青絲那個如瀑啊。“明月,自從來到浣衣房,你可是每天都要捧著你的頭發觀賞半天啊,莫不是估摸著能賣個怎樣的好價錢吧!”小環打趣的聲音喚醒了我。我不好意思笑笑:“我琢磨著,上輩子我可能是柳樹精,不然這輩子哪有這麼漂亮的頭發啊!”一麵說著一麵伴隨著小環的笑聲將頭發編成一股辮子垂在腦後。浣衣房總共十二個人,年齡目測都不大,隻是很一致地都像是一根藤上的悶葫蘆,一整天能一言不發。浣衣房除了規律的搓衣聲外,簡直一片死氣沉沉。我清清嗓子,開口唱了起來:“天晴朗,那花兒朵朵綻放;聞花香,我想起年幼時光;我的家,那甜蜜好似楓糖……”唱完一首發現不盡興,再接再唱,直到嗓子發幹,這才聽到一個細弱蚊蚋的聲音:“真好聽,我從來都沒聽過這麼好聽的曲兒。”我心中大喜,循聲望去,隻見一個十六、七歲清秀的姑娘秋水般的雙翦正好奇地看向我。我咧嘴衝她一笑,見她愣了一下,接著道:“我還會講故事呢!要不我給大家講一個,讓大夥兒樂嗬樂嗬?”“好啊好啊!”小環拍手叫道。其他人雖不說話,但目光都齊齊聚焦在我身上。考慮到古人思考問題的邏輯可能與現代有些差異,於是便撿了個與現代東西不搭的故事:“從前呢有個縣太老爺,他很喜歡畫老虎,可是由於技術水平不高啊,常常畫虎成貓……”“那個衙役說,老鼠什麼都不怕,就怕老爺這張畫。老爺一聽,氣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我講得那是繪聲繪色,言訖,姑娘們個個掩唇笑了起來,有的忍不住讚道:“真有意思”。沉寂的浣衣房頓時沸騰起來。每個人都有靈魂,也有自己的想法,環境使然,她們必須壓抑一切情緒,小心翼翼,埋頭苦幹。我願意做那條導火線,將她們引燃。於是,浣衣房內所有人,似乎片刻就從陌生人變成了朋友。我和小環相視默契一笑,表示目的達成。出師大捷,我突然產生一種作為現代人的優越感,仿佛今後一切都會一帆風順。接近晌午時分,被浣洗幹淨的衣服都烏雲蓋地般晾滿了整個後院。本以為可以休息一會兒,然後去把午飯領了,誰知撞上了上頭下來的命令。說是廚房人手不夠,要我們去幫幫忙,聽說是為府上的少爺接風洗塵,還宴請了不少賓客。“一朝為下人,累死皆吾命啊。”我搖頭感歎。隨著一個領頭的丫環,一路千折百回,迷宮似的繞了不知多久,終是到了廚房前院。院中並排兩個齊膝高的幾案,幾案上三重四疊疊滿了美味佳肴。清風徐來,香味撲鼻。“你們各自到廚房領一個托盤,將這些菜都端到前廳去,那邊有人專門布菜,交給她們就行了。你們可得給我小心著點兒,打翻一碟,賠上一年工錢。”領路丫環甚是盛氣淩人,不可一世。暴力因子又在我的身體中攢動,我強壓下衝上前狠揍她一頓的衝動。廚房堂皇得驚人,直有置身皇宮的錯覺。小環倒是鎮定,推了推發愣的我,遞給我一個托盤。正欲折返之時,我四處掃蕩的目光落到了一盅凝固的乳白色豬油上,一個主意叩開我的腦瓜。我何不利用這現成的油脂產生的皂化反應製出肥皂來。於是我,悄悄留了下了。小環見我未跟出去,以眼光詢問我,我對她搖搖頭,她便不再追問,小跑著出去了。年過半百的廚娘是個好人,對於我的要求,她表現得十分大方。聽我說了我的想法後不僅願意提供材料——豬油和鹽水(Nacl溶液),還願意提供場地以及加熱工具。這世道,好人難得,大娘,等我發達了,我絕對不會忘了你,當然,這是後話了。然而,我失算了。隻怪高中化學不到火候,竟忘了最重要的反應物,堿溶液。據說古代紡織業常用的洗滌劑就是由蚌殼和草木灰的水通過業內手法製造出來的堿性極強的氫氧化鉀溶液。可是身在“牢籠”的我,癡人說夢罷了。(關於皂化反應如何製肥皂,大家可以詢問度娘)於是,計劃夭折。呆忘著那塊豬油,心沉到了湖底。丫環的身份就是太束縛,有想法卻實現不了,要改變明月的命運,何其困難。大娘有些同情得看著我,不知道怎樣安慰我才算好,半晌,才說道:“姑娘,別灰心,我雖然不懂,但也知道你是材料不齊全,你有這樣的奇思妙想,不會是普通人的,以後會有很多成功的機會。”聽罷,心中仿若拂過一陣清風,吹散了所有陰霾。我這是跟自己別扭個什麼勁,連大媽都看出我乃池中龍鳳,終有一天能翱翔天際呢。(作者說:貌似你太能腦補了)於是,哼著小曲,提著在好心廚娘處領的加料午餐,回到了房間。啊啊啊,我受不了了!加料午餐太誘人了,仿佛一直在對我說,你有本事提回來,你有本事吃我啊,吃我啊!嗷嗷嗷,等不及了!就在我舉筷欲夾菜之時,小環推門而入。我順勢將筷子遞給她,一邊催促:“快嚐嚐,今天午餐特別好吃呢,我幫了廚娘一點忙,她就加了好多料誒!”小環一麵接過筷子一麵道:“你留下來原來是幫廚娘的忙啊!難怪。”我不住點頭:“是啊是啊,廚娘真是個好人。”說實話解釋起來太麻煩了。用餐同時,我饒有興趣的樣子問小環趁端菜時見到府邸主人沒有,她立即放下筷子,雙手抱在一起,露出一抹甜美的笑意自我陶醉著道:“咱們公子可真是生得風度翩翩呢!”我對此可沒興趣(作者說:此乃你至今單身原因之二),急著追問她:“知道這家子什麼來頭?”小環想了想,緩緩開口道:“老爺將公子叫做應熊,府上賓客又稱老爺為,嗯,平西王爺。”“平—西—王!”我一字一頓重複著這三個字,忽而如遭電擊,手中碗筷從手中滑落。瓷碗碎裂聲甚是刺耳。平西王,大清朝除了他還有誰能擔此殊榮。明末任寧遠總兵,封平西伯,駐防山海關,李自成克北京招他歸降,不從,反致書多爾袞,於1644年引清兵入關,受封為平西王,奉命永鎮雲南。這……這不是大名鼎鼎的吳三桂又是誰呢?天哪,還是個著名曆史人物,看來我的命途注定多舛啊!說實話,對這個曆史人物,我甚是憎惡。“明月,你這又是怎麼了?老爺是平西王有什麼不好嗎?”小環關切地問。我略顯氣憤道:“你不知道嗎?滿人坐了咱們漢人的江山,就是因為他倒戈清兵啊!”“父母在世時曾聽他們提到過,不過那都是十來年前的事了,如今天下太平,誰做皇帝不都一樣,識時務者為俊傑,老爺是個大英雄,更何況,他還救過咱們的命呢!”我沒料到小環說得如此風輕雲淡,我這個不屬於這個時代人是否更應該看開,接受已成定局的曆史呢?雖然,我及其憎惡吳三桂的朝三暮四,叛了明不說,後來還叛清,竟還擁兵自重,自立為王,試問曆史上厚臉如斯者能有幾人?他兒子吳應熊也不是什麼好人,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雖然沒從正史上了解過他,但小時候看的那些清劇都將他刻畫成壞人一枚,從此壞印象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