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不拘泥於過去的做法(1 / 1)

處大事、決大疑,不可拘泥以往成敗

——曾國藩

唐太宗有三麵鏡子,其中之一是:“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中國有效法古人的傳統。尤其是遇到大是大非,以及難以決斷的疑難事時,往往從老祖宗那裏尋找答案。《資治通鑒》的編纂,也是讓宋代皇帝吸取曆史經驗,作到“善可為法,惡可為戒”。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曆史經驗都靠得住的,如果一味法古,拘泥於過去的做法,那也是很危險的事。曾國藩在審視以往的中國曆史時,尤其是重大曆史關頭時,往往成功與失敗並存,不存在一定成功或一定失敗的必然性。因此,他提出處大事、決大疑,不可拘泥於往事之成敗的重要論斷。他舉了三個典型的事例:

第一件事是漢景帝時渚侯王勢力極大,大臣晁錯建議“削藩”,即削弱地方藩國的權力,景帝采納了這一建議,但很快激起吳、楚等七個諸侯王國的叛亂,他們以誅晁錯為名起兵造反,景帝派太尉周亞夫平叛。這時,當過吳王丞相的爰盎向景帝建議說:隻要殺了晁錯,叛軍就會罷兵。景帝因事出倉猝,就采納了這一建議,晁錯因此被殺。但叛軍並沒有罷兵,繼續進攻,景帝知道自己上當,連忙加強軍事部署,最終將叛亂平定了。

第二件事是明初。朱元璋死後,由他的長孫朱允蚊即帝位。他采納大臣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實行“削藩”。但燕王朱棣以誅“奸臣”齊、黃為名,起兵反抗。這時也有人向建文帝建議,誅殺齊、黃,換取燕王罷兵。建文帝沒有采納。戰爭打了四年,燕王攻占了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齊泰等人受到族誅。

第三件事發生在清朝。康熙時吳三桂等坐鎮西南等地,大臣米思翰建議康熙撤藩。大學士明珠也讚成,但另一位大學士索額圖反對。康熙認為“撤亦反,不撤也反”,因此,決定撤藩。吳三桂等果然起兵叛亂。最多時已占領了江南大部分省分。這時,索額圖建議殺掉提出和讚成撤藩的人,康熙帝不以為然。經過八年的戰爭,最終平定了三藩之亂。

曾國藩認為:“此三案者最相類,或誅或宥,或成或敗,參差不一。士大夫處大事,決大疑,但當熟思是非,不可泥於往事之成敗,以遷就一時之利害也。”

曾國藩還通過觀察,得出亡國之君從其一些做法上能夠看出來。唐昭宗的例子他認為最能說明問題。

唐昭宗時王室衰落,地方軍事統帥各自擁有重兵,對抗中央。昭宗想有所作為,想發兵討伐李茂貞,並責成宰相杜讓能主持軍務,杜讓能再三辭謝,言他日臣徒受晁錯之誅,也不能弭七國之禍。不久,李茂貞進逼興平,朝廷禁軍敗潰,京城大震。茂貞上疏請誅讓能。讓能曰:臣固先言之矣。昭宗涕下不止,曰:與卿決矣。是日貶讓能梧州刺史,不久賜自盡。曾國藩認為“斯則無故受誅,其冤有甚於晁錯、齊泰、黃子澄。昭宗既強之於前,複誅之於後,此其所以為亡國之君也。”通過對曆史的反思,曾國藩開闊了自己的胸襟,對過去的事很後悔,他說:國藩在軍時,有一時與人定議,厥後敗挫,有時將過錯歸咎於人,有時還露出不滿的樣子,都是因為見理未明的緣故耳。

曾國藩還通過石敬瑭反唐之事,得出“事敗歸咎於謀主者,乃庸人”的結論。他說:後唐潞王慮石敬塘之將反,李崧、呂琦勸帝與契丹和親,薛文遇沮之。帝欲移石敬塘鎮鄆州,文遇全力讚成。厥後敬塘反,引契丹大破唐兵,唐王見薛文遇曰:我見此物肉顫,幾欲抽佩刀刺之。曾國藩得出結論說:大氐事敗而歸咎於謀主者,庸人之恒情也。

立世大智慧

曾國藩在審視以往的中國曆史時,尤其是重大曆史關頭時,往往成功與失敗並存,不存在一定成功或一定失敗的必然性。因此,他提出處大事、決大疑,不可拘泥於往事之成敗的重要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