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辦一件事情,其中常常有互相曲折交彙之處,如果一個地方不通,那麼處處都會受到牽製。
——曾國藩
曾國藩為政多年,積累了大量的處理政事的經驗。他每天處理的事情都很多,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造成積壓與擱置。他規定自己,每天早上列出當天應辦的事情,當天辦完。如農家早起分派當天的農事一樣。如果每天的事情都幹完了,這樣或許積壓就少了。這還隻是具體的辦事風格,曾國藩還有一些抽象的辦事方法。他歸結為四點:
一、條分縷析。
從政的人往往有這樣的體會:閑起來閑得要死,忙起來忙得要命;清閑的時候,還可以從從容容,忙碌的時候,就顯得焦頭爛額。當很多事情一起湧現,就要臨陣勿亂,要把各種事務集中起來,分清主次,分清輕重,分清難易,分清緩急。即使是辦一件事情,也應該用這樣的方法,抓住主要的、重要的、難度大的、緊急的,其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不僅信心十足,也會輕鬆自如。
二、相互關聯。
世上萬事萬物都是有聯係的,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辦起事來,往往隻是孤立地去做一件事情,結果牽一發而動全身,由於一件事情沒有處理妥當,導致其他幾件事情陷入被動的局麵。所以,做一件事情,就應想到它的前後因果,左右羈絆,上下影響。一件事情辦不好,其他事情也不會辦好。曾國藩說:“大凡辦一件事情,其中常常有互相曲折交彙之處,如果一個地方不通,那麼處處都會受到牽製。”
三、詳細思考。
曾國藩辦事很謹慎,這主要表現在深思熟慮上。如果對所辦的事情沒有周詳的思慮,不僅所辦的事情辦不成,往往導致功虧一簣。李續賓和曾國華在三河鎮全軍覆沒,就是思慮不詳所致。曾國藩怕文官不勇敢,怕武官太粗率,他總是反複叮囑。他自己辦事也力圖考查詳備。比如怎樣辦好鹽務,曾國藩有兩句話,太平之世:出處防偷漏,售處防侵占;亂離之世:暗販抽散厘,明販收總稅。這就把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同方式,不同策略考察得清清楚楚,交待得井井有條。
四、遵守原則。
辦事一定要講原則,沒有原則就失去了辦事的尺度,也失奉了檢查的標準。和稀泥,踩西瓜皮,都於事無補,反而會把事情越辦越糟。比如軍中吃飯宜早,就是一個原則,不能因為李鴻章是他的學生就可以寬容。有了原則就一定要遵守,不能內外有別,親疏有別,君臣有別。
立世大智慧
曾國藩為政多年,積累了大量的處理政事的經驗。他每天處理的事情都很多,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造成積壓與擱置。他規定自己,每天早上列出當天應辦的事情,當天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