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避禍第一良方(1 / 1)

采用不正當手段騙取名譽的人,會有預測不到的禍患。窩藏隱埋暗昧之事的人,會有預測不到的禍害。經常忖度他人,詭計多端的人,有預測不到的禍患。

——曾國藩

在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裏,人人都不希望失敗,希望平平安安。但社會節奏越快,人們卻越不自安,而“飛來之禍”又每每發生。曾國藩通過觀察,得出禍福之間並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二者間也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他認為“騙、暗、詭”這三種人最容易招來禍端。

如何避禍呢?曾國藩提出反其道而行之:誠、明、仁。誠,是誠實不欺,盡管世間充滿爾虞我詐,但不能“以牙還牙”,以騙待不誠。曾國藩說:如果那樣,人世間就無可信賴,人生一世也興致索然。如以誠相待,欺騙人的人也會終究醒悟,走向誠信的。但誠不是一切都信,二者有嚴格的界限。在此基礎上,他提出“明”。“明”是心胸坦蕩、開闊,用今天的話說,是有良好的心態,心理素質好;明的另一含義是洞察事物。因此,暗也指愚昧、愚蠢。他具體闡釋“明”可避禍時說:古往今來,那些才能出眾的人,常稱之為英雄。英就是明啊。所謂“明”有兩種:他人隻看到近前東西,我則可以看到極遠的東西,這叫高明。他人隻看到粗大的東西,我則可以看到精細的東西,這叫精明。所說的高明,好比是身在一室,所能看到的距離畢竟有限,登上高樓所能看到的就遠了,登上高山的話,看得就更遠了。所說的精明,好比是極為細微之物,用顯微鏡來觀察它,它就會放大一倍、十倍、百倍了。又比好是粗糙的米,搗兩遍的話,就可以把粗糠全部除去,搗上三遍、四遍,那麼它就精細白淨至極了。人是否高明取決於天賦,精明則有賴於後天方麵的學問。我曾氏兄弟如今僥幸居高位,天賦方麵算不上十分高明,全靠學問來求得精明。好問如同購置顯微鏡觀察事物,好學如同搗擊熟透了的米。總而言之,必須心裏了如指掌,然後才能說出自己的決斷。心裏明白再做決斷,這叫英斷,心裏不明白就做出決斷,這叫武斷。對自己武斷的事情,產生的危害還不大;對他人武斷的事情,招致怨恨實在太深了。隻有謙虛退讓,而不肯輕易決斷,才能保住自己的福份。

第三是仁,仁是與人為善的意思,不是用陰暗的心理揣度別人。俗話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就是詭、是詐,是過於精明。如果處處與人為善,成全他人,自己也就欣欣向善了。在這一點上,他最崇拜提出“仁”這一學說的孟子。他說:讀《養氣》這章,好象對其要義有所領會,希望這一生都敬慕仿效孟子。即使倉卒苟凰之時,顛沛流離之際,都會有孟夫子的教誨在的,時刻不離身,或許到死的時候,可能有希望學到他的萬分之一。

曾國藩從《易經》陰陽變化的道理,引伸出人一定要為後世著想。他開出了避禍的第一個藥方是:“窒塞私欲,經常念及男兒有淚之日;懲禁忿怒,當思考人到絕氣之時。”他痛加反省,五十歲時說:精神萎靡不振到了極點,我年紀還不到五十歲,而早衰到如此地步。這都是由於天賦資質不足所致,並又百般憂愁摧老和多年精神鬱抑,又得不到快樂而使身體受到損傷,從今以後每天堅持靜坐一次,或許能等於服一劑湯藥的療效。

他還把養生之道與禍福聯係在一起,說:養生之道,視、息、眠、食四個字是最為要緊。調息一定要歸海,眼視一定要垂簾,飲食一定要清淡節製,睡眠一定要除去雜念而且恬靜。歸海,也就是說將氣息藏入丹田。海,指氣海。垂簾,也就是說眼睛半睜半閉,不全睜開眼睛。虛,是說心中保持虛靜,沒有思考,腹中虛靜而不停滯。牢記這四個字,雖然沒有醫藥丹方秘訣,也完全可以祛除疾病的。這是說健身也可以避禍。

立世大智慧

以騙待不誠,人世間就無可信賴,人生一世也興致索然。如以誠相待,欺騙人的人也會終究醒悟,走向誠信。誠不是一切都信,二者有嚴格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