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11(2 / 2)

小艾感激的笑笑:謝謝。跟下鋪的車友招呼下,坐下鋪,兩人麵對麵聊。辛欣在高知的頭上,聽歌,卻洞察秋毫。

小艾隻答不問,本來她就是學生嘛。郝劍自是學外語出身的,聊天氣細節開始,到聊W市、L市的風土人情。兩人有分寸有距離地聊。聊到無話可說的時候,郝劍自動起身,告辭。

小艾不想再多說話,放著娃娃飄洋過海,與西貝相依……此刻她百聽不厭一首歌,千聚不膩一個人。沉浸、沉浸,悲傷中快樂,快樂中悲傷……

火車上的日子,有辛欣,輕鬆多了,讓小艾享受暫時的歡愉。

辛欣聊歌星、影星。小艾恭聽。

辛欣玩五子棋,小艾陪玩兒,竟是玩不過這個小屁孩兒。小艾不爭,認輸。

辛欣學某個相聲演員的神情、口音,說一段最經典的部分,小艾忍俊不禁。辛欣還學郝劍的調調跟小艾說話,小艾大笑不止。不僅小艾還有同車廂的人都被辛欣的熱鬧感染。

辛欣鬧累的時候,會去趟衛生間,回來時,身上就散發著燒過紙錢的味道。小艾聞到了,想不明白,也不多問。

小艾與辛欣近身相處的三天,感覺辛欣心裏有故事。18、9歲的姑娘啊,總是有秘密的。辛欣不提,小艾不問。

郝劍經常光臨,跟小艾沒話說的時候,就找辛欣調節氛圍。辛欣就是氧分子,有催化就活躍。

那個特異功能的良棟始終未露麵。辛欣猜測:大概良棟是擔心,眾人之下,兩個姑娘就讓他顯示本領,吃不消。

8月26日下午,火車終於捱到L市。車站熙熙攘攘,灑滿異鄉的陽光,彌漫著異鄉的氣味。小艾心間也長起別鄉的離離草。

車站上,郝劍大力幫小艾、辛欣歸納、搬挪行李,還要顧及良棟的弱不禁風。郝劍,這樣一個部隊的高知精英,就這樣為三個需要特別照顧的學生鞠躬盡瘁。小艾看在眼裏,感動在心。

郝劍拖著小艾一行艱難地到了站外,上了久候在那兒一輛白牌麵包車。小艾幫著郝劍一一安頓好三個人行李。然後,郝劍拿出一塊小手帕給小艾,說:擦擦汗吧。小艾羞赧地接過,胡亂按按額頭,還給郝劍,一聲謝謝。郝劍拿過手帕,順手就擦臉上的汗,邊擦邊對良棟、辛欣也是對小艾,說:熱死了——悶熱!比W市熱多了吧

他下車,坐到前麵副駕駛的位置上,回頭看看了小艾他們,然後跟司機說了句什麼,車子發動起步。這時,小艾才注意到,車裏麵已坐著三、四個學生,也是大包小包的,都像回城的民工。

一路上,無人說話,隻聽到發動機的馬達聲。走了不久,車顛過了一條橫路的鐵軌。郝劍回頭大聲喊:馬上就到外院了!

小艾屏息朝外看。百姓不多。有1、2路車站牌,站牌下人煙稀落。看來這區域是外院的地盤。

外院的大門非常樸實氣派。有士兵站崗。從門口通向裏麵一條直直的寬路,路邊種滿了有些年代的樹木——據郝劍介紹,幾十年前,這裏的樹還要粗密,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都被砍禿。這些樹也就是80年代的。

路把外院從中劈開隔成南北兩區。北區為辦公、教學區,南邊為家屬院、招待所,還專有一片露天百吃小園。

車沿路左轉又進了一道大門,仍有士兵站崗。這是北區。樹木蔥蘢、學員宿舍一概二層老式樓房,南北朝向安靜地蹲伏,排列有序,規範統一。全部隱沒在濃烈的夏綠中。

知了的叫聲頑強地提醒:這是人間的象牙聖地!知否?知否!這是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部隊外語人才、中堅、骨幹生養將息、千錘百煉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