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喜歡謙謙君子,人人也都喜歡謙和的話語。
做人禮貌誠實,人人都會喜歡;說話溫婉謙和,更能夠得到別人的尊敬和重視。在初次交談中,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把握好第一次交談的機會,讓良好的印象留在別人的腦海中,是搞好人際關係的第一步,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步。
1.初次見麵,讓人一見如故的秘訣
一見如故,相見恨晚,茫茫人海得一知己成者是朋友,曆來被視為人生的一大快事。而要與素睞平生者打交道,關鍵是心要誠,話要巧,讓人覺得彼此投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走好了第一步,對於未來的交往會有莫大的助益。
許多人覺得,兩個陌生人互不熟悉怎麼就能一見如故?的確如此,見一見很可能不會“如故”,關鍵是見麵要打招呼要交談,這就要看你說話的技巧了,說話投緣,自然一見如故。那麼,“一見如故”的訣竅何在?
1.說好第一句話很重要
初次見麵的第一句話,是留給對方的第一印象。說好說壞,關係重大。說第一句話的原則是:親熱、貼心、消除陌生感。常見的有以下三種方法:
問候式:“您好”是向對方問候致意的常用語,如能因對象、時間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問候語,效果則可能會更好。對德高望重的長者,宜說“您老人家好”,以示敬意;對年齡跟自己相仿者,稱“老×(姓),你好”,顯得親切;對方是醫生、教師,說“李醫師,您好”、“王老師,您好”,有尊重意味。節日期間,說“節日好”、“新年好”,給人以祝賀節日之感;早晨說“您早”、“早上好”則比“您好”更得體。
敬慕式:對初次見麵者表示敬重、仰慕,這是熱情有禮的表現。用這種方式要注意掌握分寸,恰到好處,不能亂吹捧,不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一類的過頭話。表示敬慕的內容應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攀認式:赤壁之戰中,魯肅見諸葛亮的第一句話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他是魯肅的同事摯友。短短的一句話就定下了魯肅跟諸葛亮之間的交情。其實,任何兩個人,隻要彼此留意,就不難發現雙方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親”、“友”關係。
2.找出共同感興趣的話題
說好第一句話,僅僅是良好的開始。要談得有味,談得投機,談得其樂融融,雙方必須確立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否則的話正如“話不投機半句多”般的分道揚鑣了。有人認為,素昧平生,初次見麵,何來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其實不然。生活在同一時代,同一國土,隻要善於尋找,何愁沒有共同語言?一位小學教師和一名泥瓦匠,兩者似乎沒有共同的話題。但是,如果這個泥瓦匠是一位小學生的家長,那麼,兩者可就如何教育孩子各抒己見,交流看法;如果這個小學教師正要蓋房或修房,那麼,兩者可就如何購買建築材料、選擇修造方案溝通信息、切磋探討。隻要雙方留意、試探,就不難發現彼此有對某一問題的相同觀點、某一方麵共同的興趣愛好、某一類大家關心的事情。有些人在初識者麵前感到拘謹難堪,隻是沒有發掘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而已。
3.注意掌握對方的心理
要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留下深刻的印象,還必須通過察顏觀色,了解對方近期內最關心的問題,掌握其心理。例如,知道對方的孩子今年高考落榜,因而舉家不歡,你就應勸慰、開導對方,說說“榜上無名,腳下有路”的道理,舉些自學成才的實例。如果對方孩子決定明年再考,而你又有自學、高考的經驗,則可現身說法,談談高考複習需注意的地方,還可表示能提供一些較有價值的參考書。
4.重視告別語的運用
“再會”之類的告別語千篇一律,太俗太空,要努力設計能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告別語。如“祝您成功,恭候佳音!”——良好的祝願會使對方受到鼓舞;“今天有幸結識您,願從此常來常往!”——熱情洋溢的語言會使對方受到感染。
要做到上述4條的關鍵是:情要熱,語要妙。情熱,就是有滿腔熱情,直率真誠,不虛假,不做作,不吹牛,不炫耀自己;語妙,就是措詞得當,出言有禮,說話溫婉謙和,吐語生輝,忌喋喋不休地講對方不感興趣的話。情熱而語妙,縱然是萍水相逢,也會讓你一見如故。
2.初次交談,以情動人為最佳
人是有情靈物,以情感人能為初次交談帶來一個溫馨而又和諧的氣氛,若想使對方暢所欲言,就必須設法打開對方的話匣子,讓對方有一個比較好的情緒,這樣便會收到最佳的效果。
1980年8月21日,意大利著名女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訪問了中國。法拉奇是舉世聞名的人物專訪記者,以性格大膽潑辣,提問尖刻而著稱於世,但她對鄧小平的采訪卻完全采用了另外一種模式,卻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法拉奇到中國後想對鄧小平先生進行一次專訪。然而,當時中國剛剛向世界敞開大門,在此之前中國與西方世界有著長達幾十年的冷戰,法拉奇非常擔心對鄧小平的專訪能否順利進行。於是,她翻閱了許多有關鄧小平的書籍,在看到一本傳記時,她注意到鄧小平的生日是8月22日。於是,她腦海中便有了這次采訪的一些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