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初次交談有講究——溫婉謙和的話別人最愛聽(1)(2 / 3)

第二天,也就是1980年的8月22日,鄧小平同誌接受了這位意大利女記者法拉奇的專訪。

“鄧小平先生,首先我謹代表我們意大利人民祝福您,祝您生日快樂!”法拉奇彬彬有禮地說道。

“我的生日?我的生日不是明天嗎?”

也許是工作太繁忙了,鄧小平竟然忘記了自己的生日。法拉奇這麼一說,鄧小平自己也搞糊塗了。

“不錯的,鄧小平先生,今天確實是您的生日。我是從您的傳記中知道的。”

“噢!既然你這樣說,就算是吧!我從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我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我也已經76歲了。76啊,早就是衰退的年齡了!這也值得祝賀?”

顯然,法拉奇的這聲問候已經讓鄧小平對她有了好感,所以鄧小平不禁和她開了個小小的玩笑。

“鄧小平先生,我父親也剛好是76歲了。如果我對他說那是一個衰退的年齡,他會給我一巴掌的!”

法拉奇也和鄧小平開起了玩笑。

鄧小平聽後,哈哈大笑。

“他做的也許對。不過,我相信你肯定不會對你父親這樣說的,對吧?”

訪問氣氛就這樣十分融洽而輕鬆地形成了,接下來便是法拉奇此行的真正目的,她將談話引入正題。

“鄧小平先生,我想請教您幾個大家都十分關心的問題,不知您能否給我一個圓滿的解答。”

“我盡自己所能吧,盡量不讓你感到失望。我總不能讓遠道而來的客人空手而回吧!要知道我們中國可是個禮儀之邦。”

法拉奇的專訪最後取得了完滿的成功,鄧小平回答了許多尖銳而深刻的問題,每一個問題都足以轟動整個世界,這一切都歸功於他們完美的開頭。

法拉奇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在於她明白人與人之間的交談其實是一種感情的交流。你要想讓對方對你暢所欲言,就必須首先讓對方形成一種興奮的情緒,使對方的思維呈開放狀態,這時人的心理才具有容接性,才容易接受你的觀點和勸導。

與人交談中語氣要輕鬆柔和,就像在家茶餘飯後的閑聊一樣,語氣緩和,充滿感情,讓對方徹底放鬆。在這種氣氛下他不可能不被你的態度所感染。

在溫馨的氣氛營造成功之後,要及時引入正題,切不可過分寒暄,否則對方會認為你過分熱情,可能是不懷好意而對你加以提防。那樣就可能就會功虧一簣了。

人是有情靈物,以情感人方能讓彼此的心都打開,贏得了別人的好感,第一次交談才有順利進行的可能。

3.閑談之中,找準彼此的共同點

與人閑談聊天是每個人都會經常遇到的事情,與正式會談所不同的是,閑談多了些隨意和灑脫,但是隨意和灑脫並不代表不注意交談的技巧和必要的禮儀。與人閑談時最好找到一個彼此的共同點,這樣才能撞出思維的火花。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從交談開始的,閑談是交朋友、拉近距離、在思想上溝通的有效手段。很多時候,通過閑談,可以讓彼此陌生的人交上朋友。但這其中有一點必須明白的道理是,必須要找準彼此的共同點和都感興趣的話題。

富蘭克林·羅斯福是已故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堂弟,又是一位有名的律師,因此他的知名度是很高的。

在一次朋友邀請的宴會上,大家都認識他,但羅斯福卻不認識在場的來賓。這時,他看出雖然這些人都認識他,然而表情卻顯得十分冷漠,似乎看不出對他有什麼好感的樣子。

羅斯福一度感到十分尷尬,但是轉念之間他想出了一個接近自己不認識的人並能同他們搭話的主意。於是他對坐在自己旁邊的希爾伯特博士悄聲說道:“希爾伯特博士,請你把坐在我對麵的那些客人的大致情況告訴我,好嗎?”於是博士便把每個人的大致情況告訴了羅斯福。

等到了解大致情況後,羅斯福在閑談中隨口向那些不認識的客人提出了一些簡單的問題,從中了解到他們的性格、特點、愛好,知道他們曾從事過什麼事業?最得意的是什麼?掌握這些後,羅斯福就有了同他們閑談的資料,並引起他們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羅斯福便成了他們的新朋友。

一次私人的宴會便讓羅斯福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關鍵在於他善於尋找彼此之間交談的共同點。在閑談中要注意的是,不要隻談自己得意的事情。在與人閑談中,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要隻談自己的得意事。因為你的得意往往會襯托出別人的倒黴,甚至認為你講述自己的得意便是嘲笑他的無能。這樣,對方肯定不會喜歡你,也不會認同你了。

如果你在閑談中隻顧談自己的得意之事,還會讓別人產生自己被比下去的感覺。

一次,有人約了幾個朋友來家裏吃飯,這些朋友彼此都是非常熟悉的。主人把他們聚攏來主要是想借著熱鬧的氣氛,讓一位正陷入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這位朋友不久前因經營不善,關閉了一家公司,妻子也因為不堪生活的壓力,正與他談離婚的事,內外交迫,他實在痛苦極了。

來吃飯的朋友都知道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談與事業有關的事,可是其中一位朋友因為前段時間賺了很多錢,酒一下肚,忍不住就開始談他的賺錢本領和花錢功夫,那種得意的神情,連主人看了都有些不舒服。那位失意的朋友更是低頭不語,臉色非常難看,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去洗臉,後來他也隻好提前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