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談自己得意的事情,卻不顧他人的感受,這樣的人是不會得到他人的真正友誼的。少談自己,多談對方所關心的事,才能真正得到別人的喜歡。
前耶魯大學文學教授威廉·惠勒普斯在《人性》這篇文章中,曾有過這樣的敘述:
我在8歲那年的一個星期六,去斯托拉多姨媽家度周末。記得傍晚時分,來了一位中年男子。他先和姨媽嘻嘻哈哈談了好一會兒,然後便走近我和我說話。當時我正迷上了建造我的小船,整天抱著小船愛不釋手地玩。我以為他隻是隨便和我聊幾句,沒想到他對我說的全是有關小船的事。
等他走了以後,我還念念不忘,對姨媽說:
“那位先生真了不起,他懂得許多關於小船的事,很少會有人那麼喜歡小船。”
可是姨媽笑著告訴我,那位客人是紐約的一位律師,他對小船根本沒有研究。
我不解地問:“為什麼他的話都和小船有關呢?”
“那是因為他是位有禮貌的紳士,他想和你交朋友,知道你喜歡小船所以專門挑你喜歡的話題和你說。”姨媽笑著告訴我其中的道理。
直到多年以後,威廉教授對那一次開心之極的交談仍記憶猶新,可見找到一個“彼此”都十分關心的話題是多麼的深入人心。找準彼此的共同點,用共同的興趣愛好來打開話匣子,對於初次交談的人來說已至關重要,無論對誰,都會屢試不爽。
4.找準切入點,專挑別人愛聽的事說
人們都對自己感興趣的事能如數家珍,在初次交談中你如果能找準別人的愛好點,從別人感興趣的話題入手,那麼交談的雙方全談得非常盡興。專挑別人愛聽的事說,對於初次交談的人來說是不無裨益的。
從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傳記中我們可以知道,每一個拜訪過羅斯福的人都會驚訝他何以全知全能。無論是牧童、農民、勞工,還是政治人物、商業巨子,都能和羅斯福談得很投機,這中間到底有什麼秘訣呢?
其實說來也很簡單,羅斯福是個曆史上相當成功的政治人物,他深知獲取人心的捷徑,就是談論對方以為最值得談的事。羅斯福無論接見誰,不管那個人地位高低,在前一晚肯定要預先閱讀對方有興趣的談話資料。所以,所有見過他的人,無一不對羅斯福有好評。
當然,不單是政治人物,就算是個推銷員,也該知道怎樣在初次交談中談論對方認為值得的事。例如,有位汽車推銷員,為了手上的進口高級車,專程拜訪一位企業家。可是一見麵他並不談買車的事,反而先拿出兒子的集郵冊,原來他兒子與企業家的兒子是同班同學,他知道企業家為了替兒子搜集郵票,總是不辭辛勞,樂此不疲。他用這件事當話題,兩人很快就有了共同語言,並且談得很投機,最後在快要告辭時稍微提一下車子的事,就順利的賣出去了。
有一位大學剛畢業的法律係學生,因為律師考試未能通過,隻好在一家法律事務所當職員。按公司規定,試用期間每一個人在一個月內都要拉到一家新客戶。可是他剛離開學校不久,又沒有任何的背景,每次去拜訪一些陌生的新客戶,不是吃了閉門羹,就是要他回去等消息。
眼看一個月的期限就快到了,他已經是心灰意冷,打算另謀出路。沒想到這個時候奇跡出現了,他不但開發出一個新客戶,而且還借著這個客戶的引薦,一連吸收了十幾家新客戶。他不但沒有被炒魷魚,反而晉升成正式職員,薪水也連跳了好幾級,成了該事務所的“超級營業員”。
這個新人到底是憑著什麼本領,能夠找到他生命中的“貴人”呢?以下內容是他的自述:
“當天,我愁眉不展地踏入那家公司,到了門口的時候,我想到以前幾次的閉門羹,就更加躊躇不安。忽然我看了公關主任桌上的名牌,我想到我有辦法了。”
“原來這位主任的名字蠻奇怪的,竟然叫做‘萬俟明’,而我恰好又很喜歡看傳統小說,以前在看《說嶽傳》時,書中有個壞人的名字就叫‘萬俟喬’,這個人與嶽飛同朝為官,但因為嶽飛見他時不以禮相待,兩人因此不和。後來他便迎合奸相秦檜在朝中一再攻擊嶽飛。在紹興十一年時,將嶽飛父子下獄治死。如果有在朝為官者替嶽飛申冤,也都被彈劾,可以說是個大大的奸臣。”
“我看《說嶽傳》時年紀還小,一看到‘萬俟喬’三個字,就不知道怎麼讀,所以我特地查了字典,才知道這三個字的讀音。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才知道‘萬俟’這兩個字的正確讀音(萬俟作為姓應讀作mopi)。”
“當時我一眼看見這人的名片上寫著‘萬俟明’,我就禮貌地向前稱呼他:‘萬俟先生,我是××法律事務所的職員,今天特別來拜訪您。”
“你想不到我這句話有什麼反應,我才說完這句話,對方就吃驚地站起來,嘴裏結巴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