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用真誠打動人心——發自內心的話別人最愛聽(4)(1 / 3)

說著,父親從口袋裏掏出一迭鈔票,遞給加林查,並說道:“如果你不願做個有出息的運動員,執意要抽煙的話,這些錢就作為你抽煙的費用吧。”說完,父親就走了出去。

小加林查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仔細回味著父親那深沉而又懇切的話語,不由得掩麵而泣,過了一會,他止住了哭,拿起鈔票,來到父親的麵前。

“爸爸,我再也不抽煙了,我一定要做個有出息的運動員!”

從此,加林查訓練更加刻苦,在70年代的球壇上成了風雲一時的人物,為巴西足球帝國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讓加林查理會到了父親的良苦用心,真誠是說服別人的最佳“良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一次,唐代著名諫臣魏征直言進諫,使唐太宗感到很難堪,太宗不由得有些對魏征很是憤恨。

太宗回寢宮後,憤憤不平地說道:“總有一天我要殺了那個鄉下佬”。長孫皇後聽後,深感不安,便對太宗說道:

“曾聽說陛下器重魏征,隻是不知其中緣故。今天聽起陛下說魏征直諫的事,此人果然能以大義勸止陛下感情用事,可稱得上國家正直之臣!妾與陛下結發為夫妻,承蒙禮遇,情義深重。然而每當說話時還要觀察陛下的臉色,不敢輕犯威儀,何況是臣下情疏禮隔呢?觸犯龍顏是危險的,因此古時韓非曾說‘說難’,東方朔也歎‘談何容易’,都是很有道理的。”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掌握國家的人以國事為重,聽取忠言就會使社會安寧,拒絕忠言就會使政治紊亂。陛下詳察其中道理,那麼天下就幸運了。

皇後的一席話,使唐太宗頓時醒悟,以後對魏征更加器重。魏征死後,太宗深感悲痛,親臨魏征靈堂慟哭,追贈他為司空。太宗後來對人說:“用銅來作鏡子,可端正衣冠;拿曆史來作鏡子,可以知道朝代的興亡更替;拿人來作鏡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經常保持這三麵鏡子,以防止自己的過失,現在魏征去世了,我丟了一麵鏡子啊!”

長孫皇後的一席話不但化解了太宗皇帝的怒氣,而且更加加深了對魏征的敬畏。長孫皇後以情動人,曉之以理的說話方式最終打動了皇帝,從而免去了一場可能到來的悲劇。

13.潤物細無聲,真誠見真情

居高臨下的壓服方式固然能立竿見影,但卻很難讓人心底裏服氣,以情感人,用真誠打動人心才能讓別人溶化心裏的隔閡和偏見。

優秀班主任毛老師接了一個問題比較多的畢業班,其中有一個女學生雪敏表現很差,不好好學習,還在背後醜化老師,甚至在校外談男朋友。毛老師幫她分析錯誤根源,指出發展下去的危害性。誰知她不但不回心轉意,而且懷恨在心。在背後用惡毒的語言咒罵老師,受到同學們的譴責。為此毛老師找惠琴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

“我怎麼也想不到那樣難聽的髒話會出自你,我一直認為你是比較聽話的學生,不會用這麼髒的字眼。”毛老師停了一下又說:“如果真是我錯了,我願意改正,希望你能幫助老師指出來,好嗎?”

老師語氣是親切的,充滿誠意。雪敏慢慢低下頭,沒有吭聲。毛老師說:“這幾天班上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大家都等著老師對你做出嚴厲的處理。”

雪敏抬起頭驚恐地望著老師。毛老師說:“不過,老師根本就沒有想到要給你一個什麼處分,而是對你的錯誤感到痛心,難過!因為你過去也是成績優秀的學生,老師曾寄予很大的希望,老師為你惋惜,也深深感到自己沒有盡到對你幫助、教育的責任……”老師的激動情緒感染了她,她眼睛濕潤了。老師繼續說:“不過,現在還來得及,生活的道路還很長,相信你是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一定會改正自己的錯誤的,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