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渤海掀不起一丁點風浪,寬闊的海麵上“燭龍號”高大的身影顯得有些孤單與寂寞。船體高大的井架旁一隻粗大的機械臂正緩緩的取下剛剛從地下一萬多米,那個被科學家稱為地幔的地層中提取的樣品,樣品編號為“幔1”。
按照慣例,分析樣品,收集數據對船上的科學家來說是個漫長無聊的枯燥過程,然而今日,實驗室裏每個人臉上都是莫名的興奮與激動。
因為這次的樣品中,他們發現了大量的活細菌與微生物,甚至還有一顆種子,更讓他們驚訝的是那是一粒沒有任何腐敗跡象的蓮子……
這絕對是個驚天的發現,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地幔是造岩物質構成,是高溫的軟流層,通俗來講就是岩漿的發源地。按理來說,在這樣的高溫極端條件下,萬物不能存活。但是有實物為證,樣品不但存活著大量的微生物,甚至還有一粒蓮子。
這時,船體內部的機密室裏兩個“燭龍號”最高領導人通過監控畫麵,觀察著實驗室樣品。
“圓潔如珠,顏色丹青,嘖嘖,我看這多半就是那玉牒所說的蓬萊遺珠了。”機密室裏一位頭發花白,年逾花甲的老科學家感慨道“不簡單啊!這片地底下果真別有洞天,那個玉牒記載的很有可能是真的。”
“徐老,這蓮子確實很像玉牒記載的蓬萊遺珠,不過誰也沒見過實物,我看還不能排除這是它物的可能,等探頭再往下鑽一段距離後,我們取樣再做判斷。”老者身後一位帶著眼鏡的中年男子鎮靜地說道。
“恩,”徐老緩緩地點點頭“一定要讓“燭龍號”全體成員保密,那明天我們再一次取樣。”
“好的,但……”中年男子猶豫了一下,繼續說道“光明會最近的舉動一直讓我有些心慮,我想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如今我們都是劍拔弩張,就看誰先捅破這層紙了,若那一刻真的來臨,隻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徐老轉身看了看身後的中年男子,頓了一下“明燁,其實我們這次輸多贏少。”
“是啊!除非我們能順利找到那東西,可是僅僅靠那玉牒的記載的野聞逸史,就去尋找那傳說中的存在,有點太不現實了。”那位叫明燁的中年男子不甘心搖了搖頭“不過我們隻能背水一戰了。”
“明燁,千萬不要小看這點蛛絲馬跡,”徐老隱晦地說道“我卻隱隱覺得我們還有機會。”
“但願如此吧!”
…………
不知不覺,天色已深,海麵上悄悄地生起了一輪皎潔的明月,溫柔的月光灑在燭龍號光滑的甲板上,看上去,就像蒙了一層美輪美奐的薄紗。
機密室裏兩人的談話還在繼續。與此同時,海底下,黑暗的地井道裏鑽機還在不知疲倦的探索著那片未知的神秘地下世界。
*************************************************************
五月十九日清晨,中國西北,李非凡望著眼前在睡夢中漸漸醒來的西安城不禁感慨萬千。
沒想到再次來到這座城市竟是五年後,他曾經在這裏度過了他最美好的青蔥歲月——大學時代,這裏留下了太多難忘的回憶,然而五年前,他還沒來得及向這座城市道別,便匆匆離去……
五年的時間或許不長,但足以讓當年那個稚氣未脫的他變的滄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