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章 化衝突為合作(1 / 1)

名人導語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熟悉就是冷漠,不是立場相同,就是南轅北轍。人與人相處總會發生一些衝突與矛盾,發生衝突與矛盾往往會產生兩種結局,一種是四分五裂,水火不容;一種是化衝突為合作。

其實你和大部分人的溝通應該都很順利,隻不過和少數的人溝通有困難。下麵我們要喚醒大家對一些溝通技巧的注意。

其實這些技巧你早已開始使用了,隻是不自覺而已。希望這些技巧能讓你和你所關心的人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一旦了解這些技巧之後,便可以把和頭痛人物的關係由衝突轉向合作。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有些人容易相處,有些人卻難以應付?為什麼你和甲相處甚歡,和乙相處卻發生衝突?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團結則和平共存,分裂則水火不容。衝突的產生是因為太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結果兩者之間的距離愈來愈遠,於是落入衝突的深淵。

如果把焦點放在別人和自己的共同點上,與人相處就要容易些。我們和朋友或是難纏人物都可能起衝突,其中的差別在於和朋友的衝突會因彼此共同的立場觀點而緩和。成功的溝通靠的就是在把互動轉向新結果之前,先找出共同的立場觀點。很顯然,減少差異是成功應付難纏人物的不二法門。

要減少差異就必須把同化和轉向帶過來。所謂同化是以行為來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以達成共同的觀點。同化所產生的結果是彼此的關係愈加融洽;轉向是利用融洽的關係來改變互動的軌道。

同化是一項基本的溝通技巧,當人們擁有共同眼光、彼此關心,或是想加深關係時,很自然地就會用上這項技巧,也許你會很驚異,其實同化是時常出現在生活中的。

舉例來說,你是不是曾經在和別人談話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你們是在同一個地方長大的?有了這樣的發現,差異就減少了,彼此也就感到更加親近,這就是同化的經驗。

要是你看到自己的孩子從遊樂場回來,膝蓋受了傷,眼中含著淚光,你會怎麼做?如果對孩子的愛很強烈,你不是把孩子抱起來和他眼光相對,就是彎下腰來讓孩子看到你關懷的眼神。你甚至可能把手放在膝蓋上,皺著眉頭,以擔心的聲音說:“痛不痛?”這也是一種同化,證明你關心孩子。

你有沒有發現在和鄉音重的人談話時,你自己說話腔調也有點像他們?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你想和喜歡的人打成一片的自然表現。

如果你曾經打扮得很正式地到某個地方去,結果卻發現其他人都穿短褲、T恤,就能體會到什麼是格格不入的感覺了!

同化的方法有很多種。你可從臉部的表情,反應的多寡和身體的動作來和別人同化;也可以在語言上以音量和速度和別人同化;甚至利用言辭來傳達共同的觀念。和自己喜歡的人,或是目標相同的人同化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和難纏的人格格不入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不過不能同化的結果是相當嚴重的,因為如果不消除彼此的歧異,那麼歧異便會成為日後衝突的導火線。

在人際關係中沒有中間地帶,每一個人都在有意無意間想知道:“你是不是和我站在同一邊?”

不管是傾聽以了解他人,或是要人了解自己說的話,同化總是發生在轉向之前。惟有先利用同化,和令你頭痛的人建立一些關係之後,你才能改變互動的軌道方向,獲得滿意的結果。

發現矛盾一定要想辦法化衝突為合作,在任何情形下,最好不要爭鬥,因為運用爭鬥的方法,你最終不會收到滿意效果;但用讓步的辦法,可以收獲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