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和奧巴馬的距離有多遠:隻要你願意,世界觸手可及 (1)(1 / 3)

你和奧巴馬的距離有多遠?對於這個假命題,很多人覺得像天方夜譚。人脈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但是我們進行的都是可操作性的人際互動,即熟悉且狹隘的熟人圈。和這一類遙不可及的人物打交道是我們從來不去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而六度分隔理論的魅力在於告訴我們,隻要你敢想,我們和任何一位我們想要打交道的人之間的距離都不遙遠。

隻要你願意,世界觸手可及

我們總是感歎自己於這個世界是多麼的渺小,周圍有那麼多成功的人,聽起來卻像遙不可及的神話。好像來自兩個世界的人,中間的距離隔著十萬八千裏。但六度分隔理論卻告訴我們,地球其實很小。

生活中總是有無數這樣的偶遇和巧合:我們和一個陌生人成為朋友,聊著聊著,卻發現原來你們認識同一個人,或者你認識一個人和他認識的一個人是好朋友;又或者我們陪著自己的表哥和堂哥去相親,一見麵才發現相親對象竟是自己的小學同學或是以前單位的同事。於是我們馬上會覺得對方更親切,並感覺這個世界是如此的奇特。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是這樣奇怪,看起來永遠都沒有可能,但下一秒便這樣擦肩而過。世界到底有多大?我們和世界上其他人距離有多遠?美國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朗的答案是——6個人。

社會學家總是希望他們的研究不僅是基於實驗和經驗性認識,還渴望自己的結論能夠和公認的數學理論聯係起來,這樣他們的研究就可以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科學結論讓公眾心服口服。而小世界理論的積極意義在於,隻要尋找一定的聯係方式,人與人之間建立聯係是可能的,再多的人際鏈條都可以打通。

有這麼一個故事:

幾年前一家德國報紙接受了一項挑戰,要幫法蘭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最喜歡的影星馬龍·白蘭度的關聯。結果經過幾個月,報社的員工發現,這兩個人隻經過不超過六個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脈關係。

原來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移民,有個朋友住在加州,剛好這個朋友的同事,是電影《這個男人有點色》的製作人的女兒在女生聯誼會的結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馬龍·白蘭度主演了這部片子。

對於有些人而言,這個故事聽起來更像概率下產生的緣分,缺失其中任何一環,和馬龍?白蘭度建立聯係都岌岌可危。假若烤肉店老板沒有加州的朋友又或者不是伊拉克移民呢?假若他朋友沒有一個和電影製片人打交道的結拜姐妹?對於一件事情的質疑,我們總是可以找到很多的論據進行辯駁,而同樣,對於一件事情的實施,我們同樣也可以找到足夠多的途徑。隻要我們願意。

萊特兄弟想要像鳥兒一樣自由的飛翔在藍天,所以他們製造了飛機;比爾?蓋茨想要全世界每一個人都用上電腦,所以他創建了微軟帝國;毛澤東想要東方巨龍重新崛起,所以一個60歲嶄新的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在他們所處的時代,他們是如同瘋子一樣的存在,因為他們想的都是沒有出現的,或者說是很多人不敢想的。而人脈的拓展也是如此。有些人總是滿足於自我固定而狹隘的圈子,隨機又隨緣地等待著自己生命的貴人。和一定層次的人打交道,似乎對於他們,想象都是褻瀆。而事實便是:你不主動去和馬龍·白蘭度建立聯係,他更加不可能來找你。

事情發生的第一因素便是,你要了解,隻有你先想到,才可能做到。

在一本暢銷書中看到這樣一段話:當你真心想要一樣東西的時候,你身上散發出來的就是那種能量的振動頻率,然後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達到你想要的東西。正所謂成功吸引成功,想要某件事物的你才能吸引某件事物,道理就是如此。隻有打心眼渴望某件東西,無時無刻不懷想擁有它的好處和感動,一個人才會為此全力以赴,拚了自己的老命,積極尋求各種可能性。

而從不想或者不想似乎永遠不會發生的事的一類人,在沒有開始做事情之前,已經預設立場,給自己打了一個心理疫苗。這種事情怎麼有可能會做到?怎麼可能想到做這樣的事情?因為事先在心裏預演了種種自己不能做到的理由,所以失敗就是意料之中,而成功就是大大的SURPRISE,遇到想遇見的人便是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