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成功人士和貴人的遇見絕對不能簡單歸結於什麼巧合或緣分。機會都是他們自己製造——因為想要學習成功人士的經驗,想要成為一個成功人士,他們積極通過各種途徑來實現與貴人之間的會麵。電話、信函,卡片,高爾夫球會、高端會談……方式不一而足,能力也有高低,但正是因為各種推銷自我的舉措,實現個人機會的概率呈幾何倍增長。日月光半導體總經理劉英武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當初在美國IBM服務時,為了爭取與老板碰麵的機會,每天都觀察老板上洗手間的時間,然後自己也選擇在那時去上洗手間,增加與老板的互動。
而我們很多人覺得機會應該是用一種流星撞擊地球的華麗方式,而不是像個傻瓜一樣在廁所蹲點和老板談心得體會。正所謂有心意才會有創意,如果開始去想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做一些以前從來不做的事情,你會了解失敗與成功不過一牆之隔。
不管是尋找客戶還是生命中的另一半,敢想才敢做,有想法更要有行動。如果你想要追一個女孩,就認真守在樓下唱情歌,寫長長的情書,孝敬她的父母,尊敬她的師長,看她喜歡的韓劇積累經驗吧!同樣,你想要約會奧巴馬,就給他的國務卿打電話、給自己海外的同學寫電子郵件或者在他女兒的博客上十年如一日的留下自己華麗的詩篇!
隻要你有想法而且願意實施,你就會有50%的機會,成功或者失敗。而一個從不去幻想觸碰世界邊際的人,他便隻能成為一個100%的失敗者。
你的友誼是否摻了水分
六度分隔理論闡明的最重要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有必然的聯係或關係,與一個陌生人取得聯係其實並不難。人脈資源對於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以利用別人為目的,絕對不是正常的人際關係,人脈資源網絡不可能建立在摻了水分的友誼基礎之上。作為普通人,即使你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建立朋友關係,隻要努力完全可能做到,但如果抱著利用奧巴馬出名或謀利的目的,並與別人交往中希望別人幫助你做到與“奧巴馬有了一次親密的約會”,估計沒有人會願意做這樣的事情,當然更不會因此與你成為朋友。
構建自己的人脈資源網絡,要有良好、正確的心態,首先要學會做人。在與人交往中,一個人擁有誠信,才能擁有更多的朋友,隻有真心待人,才能贏得別人的真心;同時,要做一個謙虛的人,隻有謙虛才能發現別人的長處,看到自己的不足;另外,還有尊重別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收獲真正的友誼。總之,要結交更多、更好的朋友,並使之成為自己的人脈資源,一個人自己要先成為值得別人結交的好人。
構建自己的人脈資源網絡,其次更要明白如何待人。一般而言,人脈資源網絡的建設當然會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但這種功利恰當的表現方式應該是合作互利,即雙方通過合作,都能使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得到滿足,隻有一方受益而使另一方蒙受損失,這樣的人際關係可能會有,但絕不可能長久,交往雙方彼此也不可能在這種狀況下成為對方的人脈資源,因此,構建豐厚而高效的人脈資源網絡不僅要講求功利,而且要將合作互利作為做好人脈經營工作最基本的原則和策略。
與人交往當然不可能沒有一點功利色彩,但過分的功利無疑不利於與別人交朋友,特別是以利用別人為目的與人交際,更是與人交往的大忌。現實社會中,每個人都喜歡交朋友,但沒有人喜歡被別人利用,所以一個人如果抱著利用的目的接近別人,永遠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人脈資源網絡。
作為一個普通人,決不能抱著滿足自己私利而損害別人利益的目的與別人交往。與人交往中,當然會有功利的目的,生活中,朋友多了好辦事是事實,朋友間互相幫助也是一種義務,但必須要誠信對待朋友,這種誠信要建立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這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交朋友不能沒有做人原則,當今社會早已進入了合作共贏時代,任何人要取得成功都必須與人合作,曾經的陌生人隻要誠心待人,完全可能共同合作取得成功;合作者隻是為了相互利用,為私利不惜相互損害,即使過去再親密的朋友也會分道揚鑣,最終隻能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