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遜因此想扭轉這種一人得意眾人愕然的局麵。他起立致詞,在幾句開場白之後,他說:“我自己感到我在某方麵很像一個故事裏的人物。有一個人在加拿大喝酒過了頭,結果在乘火車時,原該坐往北的火車,卻乘了往南的火車。”
“大夥發現這一情況,急忙給往南開的列車長打電報,請他把名叫約翰遜的人叫下來,送上往北的火車,因為他喝醉了。”
“很快,他們接到列車長的回電:請詳示約翰遜的姓,車上有好幾名醉漢,既不知自己的名字,也不知該到哪去。”
威爾遜最後說:“自然,我知道自己的名字,可是我卻不能像主持人一樣,知道我的目的地是哪裏。”
聽眾大笑。威爾遜幽默的謙遜,使眾人感覺擺平了麵子,因此,消除了敵對不服的惡意。
讓“小人物”感到自己受重視,沒有被冷落,光靠熱情禮貌還嫌不夠。有時還必須施展一些手段,把雙方的麵子扳平,使“小人物”臉上有光。這裏,麵子學大師向你提供一些簡便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試:
首先,可以適度地往自己臉上抹點兒“黑”,講一樁自己的“醜事”。人情麵子像一塊翹翹板,一頭高,另一頭自然就低。通過自我“抹黑”把身份降低,大家感覺上就平起平坐了。
人際交往中身在高位者或明星大腕們,與人打交道容易讓人感到有架子。可能是因為他人過於緊張、有壓力,也可能是這些人還沒有摸著與普通人相處的竅門。
其次,就是學會自嘲。通常而言,使當地開自己的玩笑,可以緩解他人壓力,還能讓一般人覺得有人情味,和普通百姓一樣,從而讓人心裏舒坦。力求個性化、形象化並學會適當的自嘲,這樣很容易使自己說話變得有趣起來。
有人說:幽默力量能認同幽默的事物。因此真正偉大的人物常會笑自己,也鼓勵別人和他一起笑。他們以與人分享人性來給予並獲得,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當自己還是“小人物”的時候,更要學會自嘲自己,這樣會在無形中減少敵對的力量,為自己贏來必要的支持。
自嘲自己的長相或自嘲自己做得不甚漂亮的事情,會使你變得較有人性。如果你碰巧長得英俊或美麗,試試你的其他缺點。如果你真的沒有什麼缺點就虛構一個,缺點通常不難找到。如果你的特點、能力或成就可能引起他人的妒忌甚至畏懼,那麼,試著去改變這些不好的看法。
例如,你可以說一句妙語:“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你以取笑自己和他人一起笑,會幫助他人喜歡你,尊敬你,甚至欽佩你,因為你的幽默力量證明你有人性,這種調侃自己的方式,容易給對方產生一種“我喜歡你”導致“我了解你”,進而“我相信你”。於是,你最後達到的目標便是信任。
事實上,當別人信任你時,你便能影響他們,使他們鞭策自己去發展他們的潛能。這也正是每一個人在與人溝通時、積極向上時的最終目標。
其實,不管我們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自嘲都能讓自己受到別人的歡迎。大人物因自嘲可減輕妒意獲得好名聲,小人物更可以通過自嘲苦中作樂,甚至一夜成為笑星也未必。
內心充滿愛意的自嘲自己缺點和愚蠢,是幽默的最高境界
如果我們尖刻地嘲笑自己,覺得我們犯了愚蠢的錯誤,活該受到懲罰,那我們隻會感到屈辱。因為這種態度背後的潛在意識就是相信我們應該比實際的更好,而如此人生態度正是我們超脫的障礙。如果我們內心充滿了愛再來嘲笑自己,就能達到某種和藹可親的超脫。因為我們自認愚蠢,但不顧影自憐。
保羅·紐曼&讓道歉成為高明的補漏劑
對待言語失誤,有時公開道歉比猶抱琵琶半遮麵的掩飾來得高明和有效得多。
保羅·紐曼(1925~2008):是美國著名演員、賽車選手、慈善家,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奧斯卡金像獎、戛納電影節、金球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獎、艾美獎最佳男配角獎的美國演員、導演。
1986年,保羅·紐曼以《金錢本色》演一位熱心提攜教導晚輩老斯諾克教練贏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保羅·紐曼還在1982年創立一家名為“Newman Own”食品公司,個人所持股獲利金額,通通捐獻給慈善機構;至2007年5月為止,保羅·紐曼捐出給社會善款,多達2億2千萬美金。保羅·紐曼在2008年9月26日因癌症去世,終年83歲。
曾獲得第59屆奧斯卡影帝的保羅·紐曼是位資深演員。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早年出道時曾拍過一部叫《聖杯》的電影,評價很差。在保羅·紐曼大紅大紫後,洛杉磯某電視台有意羞辱他,決定在一周內每晚重播一遍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