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一句頂十句的話術:學習名嘴如何把話說得恰到好處(1)(2 / 3)

馬克思的女兒燕妮,有一次請教當時德國著名的一位曆史學家,問他能否將古今的曆史縮寫成一本簡明的小冊子。教授笑著答道:“不必。”接著說,“其實隻需用四句諺語,就能概括古今的曆史”:

1.當“上帝”要某人滅亡的時候,往往先讓其有炙人的權勢。

2.時間就是一個巨大的篩子,最終會淘去一切曆史的陳渣。

3.蜜蜂盜花,但結果反而使那些花開得更盛,嫵媚迷人。

4.暗透了便望得見星光。

從上麵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長話短說才是說話交談中的最佳方法。在談話時,最重要的就是說出你要談論的主題,其餘的客套話盡量少說或不說,這樣你的聽眾才不會感到心煩意亂。如果講話者好為人師,總是告訴你這樣做,那樣做,而且酷愛嘮叨,相信你一定不會認為他是個出色的講話者。

當然,長話短說也須針對特定的對象。假如對方跟你並不是很熟悉,而你一上來就直奔主題,勢必讓人感到唐突,效果也不會達到最佳狀態。

蒯通&把話說到點子上

把話說到點子上,要求我們要將心比心,替對方著想,同時還要學會把握說話的要害,言簡意賅。

蒯通(生卒年月不詳):範陽人,本名原為蒯徹,為避漢武帝之名諱而改為通。辯才無雙,善於陳說利害,曾為韓信謀士。有傳說,東漢末年劉表的謀臣蒯良、蒯越是其後裔。

關於蒯通的故事,見於《賺蒯通》(元·無名氏撰)。本劇演蒯通勇於為韓信講話的故事。事本《漢書·蒯通傳》和《前漢書平話》。共四折。(講的內容大致是:漢統一天下之後,蕭何與樊噲忌妒韓信的權勢和功勞,設計欲殺死韓信。於是,蕭何詐稱天子要遊雲夢山,令韓信入宮留守。韓信未聽蒯通勸阻,進京後果然被殺,蒯通知禍將及己,便裝成瘋癲。蕭何派隨何察看虛實,終於識破其中有詐,遂帶他進京。蒯通麵對威懾,坦然陳述。先言韓信的十大罪狀,從而曆數出他的十大功勞;又說韓信有三愚,便進一步表明韓信的忠誠。皇帝被他的一番言辭說服,遂免其罪,賜其官。但蒯通謝絕而去。)

司馬遷評價蒯通為“甚矣蒯通之謀,亂齊驕淮陰,其卒亡此兩人!蒯通者,善為長短說,論戰國之權變,為八十一首。通善齊人安期生,安期生嚐幹項羽,項羽不能用其筴。已而項羽欲封此兩人,兩人終不肯受,亡去。”,班固亦評其為“蒯通一說而喪三俊。”

秦朝末年,趙地被張耳占據後,號稱武信君。委托蒯通去範陽去,說服範陽令徐公投降。

蒯通到達範陽,見了徐公就說:“我是範陽一介草民蒯通。據我分析現在的形勢,徐公你可能活不了許久了。我特意來給你吊唁來了。不過,如果你聽我蒯通的話,也可以有一條生路,我也是來向你表示祝賀來了。”

徐公問:“你怎麼知道我活不許久?”

蒯通就說:“你在範陽為官已經十年了。你為了把秦國的法令落實到底,殺人家的父親,使人家的孩子成為孤兒;你斷人家的手足,毀人家的麵孔,這樣殘忍的事情你做得夠多的了。他們的親人早就對你恨之入骨了。他們為什麼不用鋒利的尖刀插到你的腹中把你殺死呢?那是因為他們害怕秦國的法律。如今是天下大亂,秦國的法律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那些慈父孝子正在爭著用利刃把你殺死。一來要化解他們對你的怨恨,二來殺你也可以得到名利。所以我蒯通知道你活不長了,所以這才來給你吊唁。”

徐公又問:“你怎麼還祝賀我有一條生路呢?”

蒯通說:“武安君不嫌棄我是一介草民,肯向我請教關於戰爭的問題。我對他說,打了勝仗才能得到土地,攻取之後才能得到城池,這種戰未能已經很落後了。不戰而得地,不攻而得城,一紙公文就能搞定千裏。你們願意聽這樣的謀略嗎?他們的將領都很感興趣。我就說,以範陽令徐公為例,他可以整頓士卒堅守城池。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怕死而貪圖富貴的。戰到不行的時候他要投降。那時士卒都有了怨氣,很可能把範陽令也給殺了。這件事情一定會傳出去。其他地方的官員知道範陽令先投降也被殺害了,必然要固守。這樣,其他城池就不好攻打了。現在不如以隆重的禮儀迎接範陽令徐公,一直把他迎接到燕趙接壤的地方。使其他城池的官員都知道,範陽令一投降就得到了富貴榮華。這樣,就會爭著來投降。這就是我說的一紙公文可以搞定千裏。現在你要是聽我的話投降武信君,不但可以求得生存,並且還可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結果蒯通說通了範陽令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