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一句頂十句的話術:學習名嘴如何把話說得恰到好處(3)(1 / 2)

因為不同的語序排列能改變人們思想感情信息的性質和力度,並對交際後果產生不同的影響。這就好比寫文章時倒裝句的使用效果一樣,為的是強調其中需要特別突出的一點,比如把“你怎麼了”變成“怎麼了?你”,雖然兩句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但表達的效果後一句明顯要強一些,而且關切的感情色彩更強烈突出一些。

這就是改變語言順序產生的不同效果。語序的變化組合如同智力魔方一樣,巧妙地轉動它,可以變換出多種花樣、形式,把說者的思想感情色彩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最終征服對手。

因此,有時候為了表達的需要,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對語序的把握調整是必須注意的重點之一。常見的語序變化有以下幾點:

1.顛倒詞序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用詞的單調,而把同一個詞隻是顛倒順序就能產生新的閃光點。漢語中有很多這樣的詞,本來有著固定的位置,表達特定的含義。如果把其詞語的位置加以變換、顛倒,其意義就會發生質變,或使強調重點轉移,因而能獲得強化表達的效果。

2.調換句子的成分

這就是上麵提到的類似於倒裝句的語序變化,為的是突出思想感情色彩。如果為了表達某種特殊的思想感清,可以把句子中的某些組成成分的位置調換,使之發生位移,以創造特定的表達效果。比如將“你吃飯了嗎?”改成“吃飯了嗎,你?”感情色彩明顯加強了,而且表達的不僅僅是一般的問候了,而是變成了一種關切,顯得感情飽滿,語氣充沛。

3.語句調序

一個別詞和句子位置的變化能夠體現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樣的,為了追求更好的表達效果,增強整體表達的效果,可以根據需要調整語句的順序,從宏觀上對表達內容的先後順序做通盤的策劃和設計,這樣可以使表達更切題旨。

改變語言順序出自場合需要,而非嘩眾取寵

我們討厭那些自恃有才而玩弄文字遊戲的人,那些純粹嘩眾取寵的做法,不但不能為更好地表達服務,反而影響了對方對他所說的話的接受程度,是得不償失的。

我們說的改變語言順序,是以更好的表達效果為目的的,是通過對字詞和句子位置順序的調換而產生新的亮點,產生更強烈的感情色彩或者是為了突出某種感情色彩,這樣既提升了口頭表達的語言色彩,使語言更有色彩,同時還使要表達的意思更加明確具體,更有針對性和穿透力,加深聽者的感受。

如果離開了交際宗旨的需要,任意顛倒說話的語序,不但不能增強表達的效果,反而讓人感到語無倫次、不知所雲,那就事與願違了。

劉墉&善用模糊語言最安全

模糊語言是一種彈性的非具體的說話方式,有時候模糊語言的應答技巧,是對應刁難和尷尬的機智行為。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岩、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諸城縣逄戈莊(今屬山東省高密市)人,清朝書畫家、政治家。

劉墉是大學士劉統勳之子。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劉墉一生廉潔奉公,處處從人民利益著想,深受百姓愛戴,衣著簡陋,粗糧雜飯。他最愛的食物是煎餅卷大蔥,可以看出為官的他生活是相當艱苦。劉墉的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

有一次,乾隆皇帝突然問劉墉一個怪問題:“京城共有多少人?”劉墉雖猝不及防卻非常冷靜,立刻回了一句:“隻有兩人。”乾隆問:“此話何意?”

劉墉答曰:“人再多,其實隻有男女兩種,豈不是隻有兩人?”

乾隆又問:“今年京城裏有幾人出生?有幾人去世?”

劉墉回答:“隻有一人出生,卻有十二人去世。”

乾隆問:“此話怎講?”

劉墉妙答曰:“今年出生的人再多,也都是一個屬相,豈不是隻出世一人?今年去世的人則十二種屬相皆有,豈不是死去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