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就出現了一股“追星的狂熱”,自然也就出現了一大群追星族,尤其是在少男少女們之中追星族就更多了。
有的追星族追得動了真情:“華仔,我雖沒有那個八中的女孩學習好,可我更愛你!”
有的追星族追得將生養自己的父母都忘掉了:“華仔,今天我爸住院了,我沒看他來看你!”
有的追星族追得忘掉了一切,什麼學習、什麼工作,統統地被拋在腦後;有的“星迷”為了獲得“星”的簽名,居然會在“星”的賓館門口死等,而且一等就是一個晚上。
有的追星族追得那樣地“執著”,以致其他什麼都不懂。當港台歌星與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楊振寧先生同機到達某市時,有的“追星族”甚至問這樣的問題:“楊振寧是唱什麼歌的?”因此,當歌星們在台上直著嗓子叫吼時,少男少女們又是哭又是跳的,台上台下甚至達到了“泣不成聲”的地步了。
有的追星族甚至追到了“如夢如癡”的程度,有的居然患上了可怕的“夢幻症”,這些少男少女隻要一閉上眼,眼前就出現港台歌星的影子。有的一個勁兒地要與歌星結婚,因而經常失眠、頭痛、煩惱不堪,甚至對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信心。於是有的“發燒友”不得不由家長陪伴著去請精神心理衛生專家,去治療因“追星”而引起的“心病”。
有的少男少女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時間、物力都用在追星上去了,整天哼著“哥呀妹呀,死呀活呀”的,試圖從“讓我一次愛個夠”、“跟著感覺走”、“何不瀟灑走一回”等的詞曲中尋找自己的精神寄托,自己小小的臥室變成了明星照片的展覽館。
對這樣的現象,很多家長不以為然,甚至態度激烈地反對:“有那個時間精力放到學習上,成績早上去了。”對那些追星族“過火”的行為,有位家長生氣地說:“如果是我的女兒,我一定上去把她的頭給敲破,看她還敢不敢上台去丟人。”
作為追星一族的少年們也在反思。有位同學在一封信中寫到:“說來奇怪!我居然會瘋狂似地迷戀劉德華,隻要出現有關他的消息,不論是一小塊,還是一大篇,我都會把它剪輯收藏起來,放在我的小秘密盒裏。原先我還以為隻有我自己是如此,沒想到,我的同學也都有崇拜偶像的嗜好。他們有的喜歡趙薇,有的迷戀蘇有朋,有的則酷愛貝克漢姆:也就是說,我們心中都有自己獨特的偶像。我常想,為什麼我們在少年的時候就會崇拜這些偶像呢?我們會不會將他們放在心中一輩子?這樣的迷戀偶像對我們的未來會有不良影響嗎?”
偶像崇拜實際上是個人認同與模仿某個欣賞人物之言行及其自身價值的過程。在偶像崇拜中,既有個人的選擇與偏好,也有對偶像人物的神化。偶像人物的存在,可以使人們產生無窮的幻想;偶像人物的語言,也可給人們以極大的力量。在這層意義上,偶像認同不僅是個人偏好的選擇,也是自我激勵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的家長不必談“星”色變。
然而,為什麼偶像崇拜在青少年中特別突出呢?
1.社會心理因素。人是社會的動物,模仿是每個人學習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過程。在兒童時期,家中的父母、學校的老師,常常是兒童學習、模仿的對象。在青少年時期,因為生活圈子擴大了,再加上朋友的影響,父母已不再是惟一的學習、模仿的對象;他們希望有更多的學習和模仿的對象,例如:外貌較好的;地位較高的;才藝出眾的或是聰明不凡的……一旦某個人的特點,符合了他們的崇拜標準,他們就很容易獻出全部的熱情,將他當作學習、模仿或者仰慕的對象。“人不癡狂枉少年”可以稱得上是偶像崇拜的最佳詮釋。
2.家庭情感因素。“追星族”的形成還與我們這一時代家庭的“特定的結構”有關。獨生子女政策使少男少女們生活在“一個人的家庭”環境之中,家長們都在忙於自己的事業和工作之中,對孩子來說,盡管物質生活很富裕,然而缺乏的卻是家庭的溫暖,因此在感情上顯得較單薄、任性、孤獨和“以自我為中心”。如果自己的學習生活“不太如意”,學校教育又缺乏吸引力,那麼,各種各樣“星”的出現正好可以起到“填補”少男少女們“感情空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