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如何與異性相處(1 / 1)

(一位男中學生的自述)“我是一名高中生,也是我們班的班長。由於工作的關係,我與班裏的一名女生接觸比較多。我發現自己非常喜歡她。上課的時候,總想多看她幾眼。放學以後,滿腦子都是她的形象,以至於寫作業時常常一個人發呆。但平時我們在班裏很少說話。我知道自己現在不應該有這種想法。我曾經努力忘記她,可是,我做不到……”

(一位女中學生的自述)“可能是由於我和外班的一位男生多說了幾回話,同學們戲稱我們是一對。開始,我有點怕,總是有意無意地疏遠他。可是,漸漸地,我發現自己真的開始喜歡上他了。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我的注意。我整天為此心煩意亂。我不知道該不該和他交往下去,如何交往……”

這兩位中學生的煩惱似乎道出了處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的心聲。不可回避的課題——如何與異性相處,擺在了我們的麵前。

你是否也像他們一樣,不能原諒自己對異性的“想入非非”?比如:發現自己有點喜歡某個男孩或女孩,認為這是不應該、不光彩的事,可是自己又無法將他(她)的影子從記憶中抹掉。

其實,少男少女喜歡異性是人之常情,也是心智發育正常的標誌。我們知道,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體內性激素含量激增。正是體內大量的雄激素(男)或雌激素(女),使得一個人產生了接近異性的需要和願望,學者們稱之為性要求或性衝動。性要求或性衝動不是錯誤的、下流的,而是正常的、健康的,它們像吃飯、睡覺、出生和死亡一樣普通、自然。正是因為如此,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幾乎都會對異性懷有極大的關注。對友情的需求,對異性的好奇,加上浪漫的幻想,混合成一種不同尋常的情感體驗,給了少男少女探索自己、認識自己新的經驗和機會,不少人從此展示出自己個人生活中最美好、最慷慨、最富有建設性的一麵。

這樣,你還有必要為自己喜歡異性感到自責嗎?請牢記,與異性交往是少男少女的青春權利。

然而,性衝動是自然、健康的,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任由它來支配。如果要把性衝動變成一個人性格發育中的積極因素,就意味著它必須受到適當的控製。

你需要清楚地知道:對某個男孩或女孩的好感並不等於書上常說的愛情。愛情是指經濟獨立、人格成熟的兩個異性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彼此有了深入的了解,從而建立起來的持久的親密關係。而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人格還不成熟,性情尚不穩定;由於生活閱曆有限,對人對已的認識還比較膚淺;再加上職業尚未確定,你很可能不了解自己未來的生活方式,當然也就不知道自己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做伴侶。因此,將朦朧的好感當作愛情的萌發,現在就匆忙地與某個特定的異性建立深厚的個人關係,就好比是冒險地踏進一片雖開著奇花異草,同時也暗藏陷阱的森林。

你還需要知道,青春期的你與異性交往的目的,主要不是尋找戀愛伴侶(那是你二十幾以後的課題),而是為了了解異性,學會與異性相處,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友誼,發展自己。來自異性的認可會給你作為男性或女性的信心,從而緩解學習壓力和青春發育帶來的心理不適。就像心靈上突然打開了一扇窗子,我們還會在與異性的交往中感受到學習和生活的樂趣和意義。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從你發現異性之美的那一天起,你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甚至還對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自己變得更美好、更出色……那麼,怎樣與異性相處才是恰當的呢?現給大家提出兩個建議。

1.群體交往。最好多參加有男女生同參加的群體活動。由於同時與幾個異性交往,你可能不像麵對某個異性那麼緊張、羞怯,更容易自然地表達自己,這樣有助於培養自己以平常心與異性相處。另外,在群體活動中,你更有機會了解不同的異性,因為一個人在群體中的表現比他(她)在某個異性麵前的表現更為真實。如果經常隻和一位異性單獨交往,實際上就失去了了解其他異性的機會。

2.淺交。不要一下子與某個異性確定很深的個人關係。青春期少男少女之間的好感很容易變化,你是否也有類似的體驗:隨著了解的加深,原來頗有好感的男孩或女孩變得不那麼可愛了。如果沒有經過深入的了解就將兩個人的關係定性為戀愛,當感情發生變化時會給雙方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和麻煩。與多個異性保持平等、廣泛的交往有助於給兩個人的關係的發展留下一些餘地。如果你與異性交往時能夠遵循這兩個原則,原來看似棘手的問題或許會變得明朗起來。不要刻意給兩個人的關係貼上標簽,看看五年或十年後彼此是否依然相互傾慕,那時在決定對方是否就是自己的惟一。在這五年、十年的時間裏,你盡可以讓自己自由地發展,任友情在歲月的長河自由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