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楓第一次去紙箱廠,是和質量公司的陳旭一起去的。
陳旭三十來歲,是劉總大學的同班同學,在校的時候,兩個人特別要好,但他們一直是現在大家所說的“閨蜜”關係,同學們都說他們兩很“郎才女貌”的,但兩個人,在這方麵就是不來電,倒是開這個公司,兩個人一拍即合,還且彼此間相互默契,相互完善,倒是“珠聯璧合”。
陳旭是公司的副總,也是公司的培訓講師,。
這天陳旭剛好要去紙箱廠做培訓課程。
劉總就要陳旭帶慕楓一起過去,順帶讓慕楓實地了解一下紙箱廠。
好為書中的一些公司客戶案列做準備。
陳旭來的時候又跟紙箱廠這邊溝通了一下。
陳旭在做培訓。
慕楓就在紙箱廠領導安排的一個辦公室主任的陪同下,跟著她到工廠各個地方去轉轉看,最好能收集到一些寫作的素材。
辦公室主任叫小袁,大概是姓袁吧。
慕楓也懶得問清楚。
隻要這樣叫就好了。
這是一個不小的紙箱廠,專門生產包裝紙箱,裏麵的員工,雖然隻有二百多號人,但占地的麵積,確實不小。
尤其是幾個生產車間。
紙箱廠分三大工作區域,除了工廠的辦公區域,就是四個大的流水線生產車間,這四個車間,一個是生產紙板原漿的車間、一個就把原漿製成紙板、接下來成型的紙板按照客戶的訂單壓模生產出來,最後就由工人檢貨包紮。
四個生產車間是工廠的產品生產線,展示生產任務的核心。
第三大區域就是倉庫,成品產品都放在這裏,這裏也可以說是出庫車間,負責裝車和發貨給客戶。
慕楓跟著小袁最先從辦公區出來的時候,就最多的還是想看看紙箱生產的整個流程。
所以走馬觀花的看過辦公區域,在生產車間環節,慕楓留心得多。
在成型車間,慕楓很好奇地看工人們用叉車把一大桶一大桶的紙漿運送到壓紙的機器前麵,然後倒進一個大鬥裏,從機器的另一頭,經過一條寬大的傳輸帶,連綿不斷的大紙板子滴著沒有壓幹的水滴就出來了,在傳輸帶的頂頭,另一些工人忙碌著把紙板從傳送帶上托起來,長度很準確地在哢砰的機器聲中,一張一張的切斷,然後運送到車間另一邊空地上晾曬,晾曬得差不多就碼堆,碼好的紙板,已經是可以隨時使用的成品紙箱用材了。
慕楓看得差不多了,和陪他的小袁去看下一個車間。
下一個車間是產品車間。
產品車間和這個成型車間是相通的,兩個車間之間,中間是一段走廊。
走廊中間,有一間小辦公室。
“這是成型車間辦公室”。
小袁很隨意地介紹著,
“別看它小,產品車間要做紙箱的用材,通過這個辦公室開單,才能調用紙板”。
“從我們廠執行質量管理之後,諸如這類的交接流程程序,原先是不規範的,這個辦公室也是後加的”。
慕楓順著小袁的介紹,目光瞟向那間辦公室。
那件辦公室確實算不得是辦公室。
辦公室從門到裏牆,進深也就三米不到,以致於辦公室的門,不得不是向外開著的,往裏是沒辦法打開的。
因為從門到裏牆,中間還擺放著一張寫字桌。
寫字桌,迎門而立。
慕楓現在望過去,一眼就看到那張不大的寫字桌。
然後是坐在寫字桌後麵的一個女孩。
慕楓望過去的時候,那女孩正埋頭寫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