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楓被安排住在紙箱廠的管理員宿舍,剛好和成型車間的車間主任老洪住一個房間。
其實老洪並不真的很老,三十幾歲的老洪,老家是湖北仙桃的,老洪的老婆在東莞大朗的一個皮鞋廠上班,在皮鞋廠上班,是最累的,工資不高不說,一個月也難得有一天休息,每天都在塑膠和膠水的混合味道中工作。
於是一到有假休的時候,老洪就去大朗看老婆。
老洪有一個女兒,那時剛十歲的樣子,由姥姥帶著在老家上學。
隻有過年的時候,老洪和老婆才回去一次。
女兒也就一年難得的有一回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於是女兒特別盼望每年的春節快點來。
為了掙錢,象老洪這種把孩子留在老家,夫妻雙雙出來打工的情況的,在當時是很普遍的。
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
父母成為“空巢老人”。
這是自80年代初,打工浪潮席轉全國的時候開始,派生出來的社會話題。
好和壞,不好評說。
老洪很健談。
慕楓和老洪住到一起的第一天晚上,老洪就和慕楓聊他的家鄉。
也聊打工季發生在身邊的稀奇古怪的事。
老洪很戀家。
其實慕楓也是。
能有幾個不戀家的人。
老洪感慨:說慕楓一個“文化人”,和他們這樣的一些“打工仔”應該不一樣,是“尿不到一壺裏”的。
他本來不想搭理慕楓。
當然這種不想搭理,主要還是認為自己沒有文化,怕慕楓瞧不起自己這樣的打工仔,也有不敢的意思。
沒想到慕楓還很親和。
慕楓也有點不好意思。
自己好不容易才有了今天的工作做,哪能瞧不起人?
慕楓腆腆的笑,說自己還不也還是打工仔,都是出來賺錢,為了賺些錢,別人要怎麼做,還不得怎麼去做。
躺在上下鋪的床上,老洪也顧不得一天工作的辛苦,和慕楓閑話家常。
老洪很喜歡慕楓這個年輕的文化人。
他也有些感動,很高興自己和一個“文化人”成為室友。
老洪談興很濃的時候。
慕楓就迂回著問他一些紙箱廠的事。
聊到他們車間的時候,最後就說到燕子。
這也是慕楓最想要知道的事。
燕子是半年前通過人才市場應聘過來的。
因為她有“中專文憑”,在家鄉又是老師,所以一來,就做文員。
分到了老洪他們車間的辦公室。
老洪也算是燕子的“領導”。
燕子人很溫和聰穎,但工作一段時間,她“強”的一麵,也很有西北女孩的味道和個性。
譬如前一陣子。
工廠銷售部的經理廖兵,有事沒事總喜歡到她的辦公室來閑轉。
燕子不喜歡搭理他。
廖兵看燕子不喜歡他,雖然有些尷尬,但仍然一如既往地往燕子辦公室跑。
算是纏上了燕子。
後來廖兵說要幫燕子調工作,調到銷售部去做文員。
雖然都是“文員”,但這“文員”和“文員”之間的差別還是蠻大的。
銷售部的文員工作輕鬆得多不說,工資也比在車間做的“文員”,要高出好幾百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