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聽見侄兒口出大逆不道之言,趕快用手捂住項籍的嘴,小聲說道:“不要亂說,這是要禍滅全族的啊!”項梁因此知道侄兒是個奇才。長大後,項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吳中子弟沒有不畏懼項籍的。
陳勝於七月在大澤鄉首倡起義,天下響應。九月,會稽郡郡守殷通召項梁到郡府大堂議事。在天下舉兵反秦之際受到郡守的突然召見,項梁心中很犯尋思,便決定帶領侄兒一同前往,以防不測。去郡府的途中,項梁對郡守為何召見自己,不時地做出多種設想。到達府門,項梁令侄兒在門外等候,自己步入府門內的大堂。
在堂上,郡守殷通請項梁就座,對他說道:“長江以北都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聽說先發動可製服他人,後發動則被他人所製服。我想要興兵反秦,令您和桓楚為將。”
桓楚是吳中的奇士,當時逃亡在沼澤之中。項梁不願與殷通共舉義旗,也不願與桓楚一同為殷通部將。思索了片刻,項梁主意已定,便對郡守殷通說:“桓楚逃亡在外,沒有人知道他的去處,惟有侄兒籍知道此事,他今日與我同來,請允許我到門外看他是否還在等候。”
項梁借故來到府門外,近前小聲對項籍如此這般地囑咐一番,令他持劍在門外等候。項梁再次入堂,坐定後對郡守說:“籍尚在門外,請召籍登堂,使令他受命召桓楚前來議事。”殷通點頭答應,項籍被召入府中。
當項籍登堂後,項梁向他使了個眼色,說道:“可以了!”項籍應聲上前,拔劍砍下了殷通的頭顱。於是,項梁手持郡守的人頭,佩帶著郡守的印綬,郡守左右的人見此情景無不大驚,府中頓時亂作一團。項籍當場擊殺數十百人,府中的人都嚇得伏在地上,誰也不敢抬起頭來。
項梁召集平時所熟悉的豪吏,向他們講明殺死郡守是為了起義反秦,於是調集吳中兵馬,派人攻占郡內所屬各縣,得精兵8000人。項梁布置郡中豪傑擔任校尉、侯、司馬等官職。有一名豪傑未被任用,親自向項梁詢問何故,項梁回答說:“前些時候某家喪事時,使令您主管某事,未能辦成,因此這次沒有任用您。”眾人聽項梁如此回答,無不佩服。於是,項梁自為會稽郡郡守,以項籍為副將,帶兵巡行郡內各縣。
廣陵人召平受陳勝之命攻取廣陵(今江蘇揚州市),未能攻下。召平聞知陳勝兵敗退走,秦軍又即將到來,便渡過長江,假托陳王的命令,拜項梁為楚王上柱國,並且說道:“江南既已平定,應急速帶兵西向擊秦。”項梁於是率大軍渡江到達江北,加入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洪流之中。
狄縣(今山東高青縣東南)人田儋,原是齊國國王的宗族,他的弟弟田榮、田橫,都是當地有威望的豪強大族,很得人心。陳勝起兵稱王後,派周市北上攻占魏國故地,到達狄縣時,縣令固城堅守。田儋假裝捆住自己的奴仆,讓一夥青年人跟著來到縣衙門口,說是要拜見縣令並依法斬殺奴仆。待見到縣令後,便趁機殺死縣令,同時召集縣中的豪傑、官吏和青年子弟,向眾人說道:“現今諸侯都已反秦,自立為王。齊是古國,儋是田氏宗族,應該做齊王。”於是,田儋自立為齊王,發兵攻擊周市。周市率軍退走,田儋趁此率兵東向,攻占齊國故地。
六縣(今安徽六安市東北)人黥布,姓英氏,是秦帝國的一名平民百姓。進入壯年,布犯法應受黥刑,在臉上刺字塗墨。他受刑時高興地笑道:“有人給我看過相,說是當受刑而稱王;今天受刑,大概是快要稱王了吧?”
聽到這句話,在場觀刑的人都笑了,人們認為這個人實在是太異想天開了。因為遭受的是墨刑,所以人們就把他叫做黥布。黥布的罪行定下來之後,就被押送到驪山去給秦始皇帝修陵墓。因為他和刑徒中的頭目混得很熟,就率領同伴們逃到了長江一帶成為了強盜。在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之後,黥布帶領同夥與當時鄱陽縣縣令番君吳芮見麵,並慫恿吳芮的部眾與其一起舉兵叛秦,一共聚集了數千人反秦士兵。番君後來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黥布為妻。項梁起兵反秦之後,黥布率領部眾投奔了項粱,正式加入秦末農民大起義的行列。
在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之後,高陽人酈商也在家鄉召集了準備加入反秦隊伍的少年,一共招攬四處的士兵數千人。後來,他投靠了劉邦的起義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