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項羽焚宮 分封諸王侯(2 / 2)

九江王黥布。當陽君黥布身為楚將,勇冠全軍,戰功卓著,所以項羽立他為九江王,稱王於九江郡,都於六(今安徽六縣北)。

衡山王吳芮。番君吳芮曾率領百越族的部隊佐助諸侯伐秦,又隨從項羽入關,所以項羽立他為衡山王,稱王於湖南省及湖北省東部和安徽省西部,都於邾(今湖北黃岡縣西北)。

臨江王共敖。共敖是義帝的柱國,因率兵攻打秦南郡,立功頗多,所以項羽立他為臨江王,稱王於南郡,都於江陵(今湖北江陵縣)。

遼東王韓廣。韓廣原為燕王,項羽徙封他為遼東王,稱王於遼東郡,都於無終。

燕王臧茶。臧荼原為燕將,隨從楚軍救趙,又隨從項羽入關,被立為燕王,稱王於燕國故地,都於薊(今天津市薊縣)。

膠東王田襳。原齊王田襳被項羽徙為膠東王,都於即墨(今山東平度縣東南)。

齊王田都。齊將田都隨從楚軍救趙,並隨從項羽入關,所以項羽立他為齊王,都於臨淄(今山東淄博市東北)。

濟北王田安。當初項羽渡河救趙時,田安攻下濟北數城,率部隊投降項羽,所以項羽立他為濟北王,都於博陽(今山東荏平縣西北的博平鎮)。

其他將領如田榮,因多次背棄項羽,又不肯率兵隨從項羽擊秦,所以未得受封。成安君陳餘因受張耳責備,一怒之下,將將印交給張耳,領數百人走往河上澤中魚獵,又不肯隨從項羽入關,然而向來有賢能之名,有功於趙國,聞知他在南皮(今河北南皮縣東北),所以把南皮附近3個縣封給他。番君吳芮的將領梅讈,因功多封十萬戶侯。

同年四月,項羽於分封諸侯後,下令從關中撤軍,受封諸王各自率兵前往自己的封國就任。

項王因張良隨從漢王劉邦,韓王韓成又無軍功,所以項王沒有派遣他到封國就任,而是令他與自己一同回到彭城,廢除韓王封號,以為穰侯。不久,又將韓成殺死。

田榮聞知項羽將齊王田襳徙為膠東王,以田都為齊王,自己沒有受到封賞,因而大怒。同年五月,田榮不讓齊王赴膠東,在齊地造反,發兵抵拒並攻打田都,田都逃亡至楚。齊王田襳畏懼項羽,私下偷偷地到膠東就國,田榮大怒。同年六月,田榮追殺田襳於即墨,自立為齊王。當時,彭越在巨野澤,有部眾萬餘人,無所歸屬。田榮授予彭越將軍大印,使令他出擊濟北王。同年七月,彭越擊殺濟北王田安。於是,田榮重新兼有項羽所分割的“三齊”(中為齊,東為膠東,西北為濟北)之地,又派彭越擊楚。項王命蕭公角率兵攻彭越,彭越大敗楚軍。

張耳受封為常山王,並到襄國就國,陳餘越發大怒,說道:

“張耳與我陳餘功勞相等,今張耳受封為王,惟獨我陳餘為侯,這是項羽主事不公平。”

與此同時,陳餘派張同、夏說向齊王田榮遊說道:

“項羽主宰天下,太不公平。如今把原有的諸王都封在壞地方,把他的群臣諸將都封在好地方,把原來的趙王趕走,令他北居代地,我陳餘以為不可這樣。聞知大王已經起兵,並且不聽從項羽的不合於道義的命令,請大王資助我一些兵力,請以此攻擊常山王,恢複趙王原有的領地,請以趙國作為齊國的屏障。”

陳餘的請求很快就被齊王田榮準許了,於是率兵前往趙國。陳餘還把他受封所得的三縣的全部官兵都調了過來,和齊軍一起進攻常山壬,很快將常山王的軍隊擊敗了,張耳率領殘餘部隊向漢王處逃去。陳餘從代地迎回了趙王趙歇,返歸趙國故地。趙歇把陳餘立為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