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劉氏家族 呂後賢內助(3 / 3)

劉邦於沛縣起兵後,南征北戰,西行入關,又被封為漢中王,還定三秦,率諸侯大軍東征,離家一走便是五年多的光景。且莫說呂雉一人在家贍養丈夫的老父,照看年幼的兒女,在戰亂的年代裏,呂雉怎能不掛念丈夫劉邦的冷暖與安危?

劉邦率大軍攻下楚都彭城,呂雉聞訊後萬分高興。沛縣距彭城很近,呂雉以為不日便可以見到分別已有五載的丈夫。誰知劉邦在彭城被項羽打得大敗,隻帶領十幾名騎兵逃出重圍;而呂雉在尋找丈夫的逃難之中,與兒女失散了,自己與太公成了楚軍的俘虜,被項羽留在軍營中充當人質。在項羽的軍營中,呂雉過了二年零四個月的人質生活,其處境可想而知。

漢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劉邦與項羽訂立中分天下的和約,呂雉與太公一道被放還。從公元前209年九月劉邦於沛縣起兵,到項羽按和約放還人質,整整是6年的光景。分別6年後,呂雉與丈夫重逢,又見到自己親生的兒女,當然是喜出望外。更令她高興的是,4個月過後,劉邦即皇帝之位,這位曆盡了人間艱辛的農家女子,被立為皇後,可謂是尊貴至極。

皇後的尊貴和家人的重逢團聚,為呂雉帶來了無限的喜悅。然而,她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動亂年代中的顛沛流離,憂思悲傷,還有歲月的流失,使呂雉失去了作為女人頗為看重的青春年華。當然,有失必有所得。進入中年後的呂雉,在風雨的磨練之下,顯得更為成熟了。

劉邦即皇帝位後,天下並未能太平。呂雉以皇後的身份主持後宮,輔佐漢高帝安定天下。在鏟除異姓諸侯王勢力、平定異姓諸侯王的叛亂中,“為人剛毅”的呂後協助漢高帝做了兩件大事。

智擒彭越

彭越在楚漢戰爭中為漢王立有大功,劉邦稱帝後被封為梁王,都於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漢高帝六年,高帝為逮捕楚王韓信,聲稱巡遊雲夢,令諸侯王於陳縣(今河南淮陽縣)朝見天子。梁王按期到達陳縣拜見漢高帝,使他意想不到的是高帝趁此機會將韓信逮捕,說他想要謀反。彭越與韓信有著類似的經曆,韓信的突然被捕,使彭越大有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慨。從此之後,彭越侍奉漢高帝格外勤謹,生怕出了什麼差錯而招致大禍臨頭。因而,在漢高帝九年、十年,彭越兩次到京城長安朝見漢高帝,盡臣子之禮。

然而,漢高帝十年的秋天,陳豨在代地舉兵反叛,攻占了趙、代兩國的許多城池。陳豨是漢高帝手下的一員猛將,反叛後接連攻占城池,高帝不得不親自率大軍征討。高帝到達邯鄲後,征調梁王彭越率兵助討。彭越在反秦戰爭、楚漢戰爭中素以驍勇著稱,曾單獨率部打敗過楚軍。高帝此次征調彭越率部前來,是想借助於他的力量早日平息叛亂。

可是,一向侍奉皇上勤謹的彭越,這次不知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卻推托自己身體有病,隻是派部下的將領率兵前往邯鄲。漢高帝見彭越沒有親自帶兵前來,大為失望,繼而又大為惱怒,派人責問彭越。彭越見皇上怪罪下來,十分恐懼,想要親自前往邯鄲謝罪。這時,彭越部下的將領扈輒勸說道:“大王當初沒有奉詔親自前往,如今受到責問後前去謝罪,到邯鄲後就會被擒拿了,不如就此發兵造反。”

梁王彭越沒有聽從扈輒的建議而舉兵造反,仍然是聲稱有病,不能前往邯鄲討賊。這時,彭越因為惱怒手下掌管車馬的太仆,想要殺掉他。太仆因恐懼而逃出定陶,向朝廷上告梁王與扈輒謀反。高帝得知後派使者采用突然的方式襲擊粱王,梁王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遭到逮捕,被囚禁在洛陽。經主管官員審理,認為已構成謀反犯罪,請依法論處。

漢高帝根據案情,念及彭越往日功勞,赦免彭越的死罪,降為平民,流放到蜀郡青衣縣(今四川名山縣北)。在彭越被押往蜀郡的途中,在鄭國的地段上遇到呂後從長安前往洛陽。彭越見到呂後,向呂後哭泣著訴說自己無罪,希望呂後能向皇上求請,改為流放到自己的故鄉昌邑(今山東金鄉縣西北)。呂後表麵上答應了彭越,與他一同來到了洛陽。到洛陽後,呂後向漢高帝說道:“梁王彭越是一名壯士,如今把他流放到蜀郡,這是給自己留下禍患,不如就此將他誅殺。我在途中遇到他前往蜀郡,現在已把它帶到洛陽來了。”

漢高帝沒有說什麼,呂後認為皇上對自己的想法已經默許,便指使彭越的家臣告發他再次謀反,廷尉王恬開按照呂後的授意認定彭越謀反,上報請求誅殺彭越家族。漢高帝批準了廷尉的奏請,誅殺了彭越和他的家族,封國也被廢除。

計誅韓信

韓信由楚王被降為淮陰侯,被留在京城中,整日悶悶不樂,遂產生了謀反的念頭,隻是一時找不到機會。陳豨被任命為巨鹿郡郡守,赴任前夕拜訪韓信,韓信與陳豨密謀,由陳豨在邊境起兵造反,自己在京城做內應。漢高帝十年,陳豨果然在邊境舉兵反叛。漢高帝親自統領大軍前往河北平叛,韓信推托有病沒有隨同前去。此時,韓信已沒有直接統率的部隊,高帝知道他呆在京城裏悶悶不樂,因而對他的不肯前往也沒有在意。漢高帝離開京城,韓信暗中派人前往陳豨那裏,對他說:

“您隻管起兵,我在京城裏協助您。”於是韓信與家臣謀劃,準備在夜裏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的刑徒和奴隸,搶奪府庫中的兵器,並發給他們,然後襲擊呂後、太子,占據京城。計劃部署完畢後,等待陳豨的回報到來時便立即采取行動。這時,一個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想要殺死他。家臣的弟弟得知後,便上書密告,向呂後告發了韓信準備謀反的情況。呂後想把韓信召到宮中,趁機將他逮捕,但又考慮到韓信萬一不肯就範,豈不是打草驚蛇?呂後與相國蕭何商量對策,派人假裝作從皇上那裏回來,說是陳豨已被捉住處死,列侯群臣都要到宮中去朝賀。為使韓信能入宮朝賀,由蕭何親自到韓信家中,欺騙他說:“您雖然有病,還是盡量入宮去朝賀一下吧。”

韓信是蕭何舉薦給漢王劉邦的,他逃走後又是蕭何連夜把他追回來,並拜為統兵大將,對自己有恩,這次不能不給恩人一點麵子。韓信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一入宮,呂後便下令武士將他捆綁起來,立即斬殺在長樂宮中懸掛樂器的“鍾室”中。行刑前,韓信說道:“我後悔當初沒有采納蒯通的計策,如今竟被小小的女子所欺騙,這難道不是天意嗎?”

於是,韓信被誅殺三族。

漢高帝從征討陳稀的前線回到長安,見到韓信已被處死,又是高興又是憐惜,問呂後道:“韓信臨死前有什麼話說嗎?”

“他說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策。”呂後答。

“那是齊國的一名能言善辯的說客。”漢高帝說完後,立即下令齊國捉拿蒯通。蒯通被押解到長安,漢高帝問他:“你曾教唆過淮陰侯謀反嗎?”

“是的,我是教過他,可那小子不聽用我的計謀,所以自尋死路,落得個今日的下場。若是那小子采納我的計策,陛下怎能逮捕並將他殺死?”蒯通無所畏懼地回答。

“煮死他!”高帝怒氣衝衝地說。

“唉!煮死我冤枉啊。”蒯通說道。

“你教唆韓信反叛,有什麼冤枉的?”

“秦朝的綱紀壞亂,政權解體,山東六國地區擾亂紛紛,異姓諸侯並起,英雄豪傑群聚,秦王朝失去了帝位,天下的人都追逐它,於是才能高的人捷足先登。盜蹠的狗向唐堯狂叫,並非是唐堯不仁,狗的狂叫是因為他遇到的不是自己的主人。那時候,我知道的隻有韓信,甚至連陛下是何許人都不知曉。況且,在當時那些與陛下有著一樣理想的人非常之多,隻是他們的能力不夠罷了。難道這麼多的人都要被煮死嗎?”聽完蒯通這番話之後,漢高帝也認為自己這樣做難免過於魯莽於是就赦免了赦免了蒯通的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