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聽到他們的這一謀劃,便告訴了酈商。酈將軍為此麵見審食其,當麵對他說道:“我聽說皇帝已駕崩,至今已有四日,尚不發喪,想要誅殺所有的將領。果真如此,那天下就危險了。陳平、灌嬰統率十萬大軍駐守滎陽,樊噲、周勃統率二十萬大軍正在平定燕、代等地。他們如果得知皇帝駕崩,將領們都遭到屠殺,必定聯合起來進攻關中。京城內大臣叛變,外有諸侯造反,漢王朝的滅亡就指日可待了。”
審食其聞聽酈商這麼一講,才感到誅殺大臣是步險棋,問題嚴重,便入宮向呂後報告,呂後於當日發喪,大赦天下,一場危機終於成為過去。
蕭何見疑
蕭何是劉邦的同鄉,劉邦任泗水亭長時,蕭何曾以沛縣主吏的身份多次袒護他。沛縣起兵後,蕭何一直輔佐他爭奪天下,在還定三秦、楚漢戰爭中立有大功。蕭何擁戴劉邦,為劉邦成就帝業可謂嘔盡了心血。然而,由於蕭何功高震主,曾多次受到劉邦的懷疑。
漢王三年,漢王與項羽在京(今河南滎陽縣東南)、索(今河南滎陽縣城)一帶相持不下,楚漢戰爭處於相持階段。這時,漢王多次派使者從前線回到關中,向丞相蕭何表示慰勞。對於漢王的慰勞,蕭何也沒有多想什麼。這時,有位姓鮑的先生向蕭何提醒說:“漢王在前線風吹日曬,風餐露宿,卻多次派使者來對您表示慰勞,這是對您有疑心啊。為您著想,莫如派遣您的子孫兄弟凡是能手持兵器作戰的,一律送到前線,如此漢王必定更能相信您。”
蕭何送子弟上前線,高帝果然十分高興。
漢高帝十一年,陳豨反叛,高帝親自率大軍到邯鄲督戰。這時,韓信在長安圖謀造反,以為內應。呂後與蕭何用計,蕭何又親自到韓信府上將他騙到宮中,把韓信殺死。高帝在邯鄲聞知韓信謀反,已被呂後與蕭何誅殺,特地派使者回到長安拜蕭何為相國,加封5000戶食邑,派500名士卒和一名都尉充任相國的衛隊。這是任何功臣所不曾得到的特殊榮譽和獎賞,朝廷中的同僚都向他表示祝賀,惟有召平向他表示吊哀。
召平這個人,原是秦朝時的東陵侯。秦朝滅亡後,他淪為平民。因家貧的緣故,召平在長安城東種瓜謀生。召平所種的瓜香甜可口,被人們稱為“東陵瓜”,用他原來的封號為香瓜命名。這次,當官員們都向蕭何表示祝賀時,召平卻對蕭何說:
“禍患從此就要開始了。皇上風吹日曬於野外而您卻留守在朝中,沒有冒戰爭的危險而卻增加封邑,為您設置衛隊,這是因為如今淮陰侯剛剛謀反於京師,有懷疑您的意思啊。為您設置衛隊,這並非是對您的寵幸,望您一定要辭讓不受,將全部的家財都拿出來資助軍費,如此皇上的心裏便會喜悅。”
蕭何聽從召平的計策,高帝果然大喜。
漢高帝十二年秋,黥布反叛,高帝親自統率大軍東征,從前線多次派使者回京詢問相國都在做些什麼。蕭何因為皇上統兵在外作戰,自己便盡力地勸勉撫恤百姓,將所有的家財都捐獻出來資助軍費,像討伐陳豨時所做的那樣。這時,有位客人提醒蕭何說:
“相國,您不久就要遭到滅族了。在群臣中,您的職位是相國,功勞第一,難道還可以再往上增加嗎?然而,您自從當初進入關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已有十多年了,百姓們都親附於您,您還是在那裏孜孜不倦地為民眾辦事,取得民眾的愛戴。皇上之所以派人多次打聽您的情況,是怕您以關中搖撼漢室啊。為您著想,您為什麼不多買些田地,發放一些低利息貸款來玷汙自己的聲譽,以表明自己想做一個富家翁,而不是想要爭取民心,攫取更大的權力,如此皇上對您就放心了。”
蕭何采納了客人的這個建議,皇上得知後大為高興。
漢高帝東征黥布,凱旋歸來。臨近長安,便有百姓攔路向皇帝上書,告發相國用賤價強購百姓的民田和房產,價值數千萬。其實,這事皇帝早已知曉。高帝回到長安後,蕭何拜見高帝,高帝笑著說:
“相國您就是這樣利民嗎?”
說著,高帝便把路上收到的百姓們控告蕭何的上書交給他,向他說道:“您自己向百姓謝罪去吧!”
蕭何的強買民田,是聽從客人的勸告,為的是使皇上免生懷疑,他是為保全自身而違心這樣做的。如今皇上責怪下來,他認為這是罪有應得,也不感到委曲。非但不委曲,反而為皇上如此關心百姓疾苦而感到高興。關心百姓疾苦,是蕭何任丞相、相國以來,十多年中一直盤旋於腦海中的主題之一,從不曾有過懈怠。今日皇上既然以與民爭利責怪自己,何不趁機請皇上開放上林苑——這是蕭何在心中考慮已久的事,過去一直未敢向皇上正式提出。於是,蕭何趁此機會為百姓向皇上請求說:“長安土地狹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閑的土地,大都舍棄荒蕪,望陛下能下令允許百姓入苑耕種,隻收糧食,留下禾杆、麥秸作為飼養皇家禽獸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