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張良隱逸 繼續遵蕭規(1 / 3)

漢高帝五年五月,在洛陽婁敬提議將都城定為關中遭到了群臣的反對,高帝對於這個建議詢問了張良,張良對此發表了一番高論,對婁敬的意見的表示讚同,於是高帝就讚同把關中作為都城。

張良隨從高帝的車駕一道西行,然而自從這次入函穀關後,他便以身體多病為理由,自此從政壇上引退,學習道家那一套養生的方法,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以此謀求血氣充足,身體輕舉,增進健康。同時還采取“辟穀”的方式,不吃食物而服用藥物,以此養生。到達關中後,張良有一年多的時間閉門不出,也不接待賓客。因而,張良建議依婁敬之言定都關中,便成了他一生中告別政壇的最後一次獻策。

至於封地,高帝在滅亡項羽後,曾使令他在齊地自己選擇三萬戶做為食邑,張良辭謝說:“我起兵於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與皇上相識於留(今江蘇沛縣東南),這是上天把我交給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策,幸而時常料中,我願受封於留縣就足夠了,三萬戶實不敢當。”

高帝果然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曹參同時得到封賞。

張良於功成名就之後引退,在於他深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這一哲理。這也是他作為一名謀士,不僅能為劉邦謀劃奪取天下,也能為自己謀求安身,不愧為是一位真正的謀士。

張良隱退後,他也曾受命於高帝,與韓信一道整理各家兵書;在易立太子問題上他被呂澤所迫而獻策,建議招致“商山四皓”;高帝征討陳豨時,他曾隨軍前往,獻計於馬邑(今山西朔縣)城下;高帝東征黥布時,他相送於郊外霸上,勸告高帝“無與楚人爭鋒”,“令太子為將軍,監關中兵”,謀高而意重。但總的說來,張良在漢帝國建立後,他是從政壇上引退下來了。

據《史記,留侯世家》所載,自蕭何被立為相國後,張良曾與漢高帝閑談天下之事,涉及問題很多,因為與天下興亡無關,《史記》未予記載,但卻記錄下了張良的一段自我表白:

“我家世代為韓相,待到秦軍滅亡韓國,我不愛惜萬金家財,破產謀求勇士為韓國報仇,致使天下震動(指博浪沙行刺未遂,秦始皇下令天下大搜捕十日)。如今又以三寸舌為帝王軍師,封萬戶,位於列侯,這是布衣百姓所能得到的最高地位,對於我張良來說,可謂心滿而意足了。甘願從此拋棄人間的事情,想要隨從赤鬆子(傳說中的仙人)遨遊去了。”

漢高帝死後,呂後為了感激張良在勸諫改立太子一事中的恩德,強迫張良放棄“辟穀”,並說道:“人生於世間,猶如白駒過隙,刹那間便成過去,何必如此自討苦吃。”

在呂後的一片盛情和強迫之下,張良不得已又恢複食用穀物了。

8年過後,張良病死,兒子張不疑嗣留侯爵位。

據《史記》所載,當年在下邳橋上授給張良《太公兵法》的那位老人曾告訴張良:“十三年過後見到濟北穀城山下的黃石,便是我的化身。”13年過後,張良隨從高祖征戰,路過濟北,果然見到穀城山下的黃石,便將黃石取回作為聖物供奉起來,按時祭祀。死後,黃石也一同安葬。後人到墓上祭祀張良時,也同時祭祀黃石。

司馬遷於《留侯世家》評論說:

“學者大多認為沒有鬼神,然而卻承認有怪物,像留侯所遇到的老人授給他兵書,也算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了。高帝曾多次處於困境,而留侯常在這種時候為他建功,難道可以說這不是天意嗎?皇上稱‘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裏外,吾不如子房。’我以為他這個人一定是身材魁梧、相貌非凡。然而看到他的畫象,容貌卻像位婦人美女。無怪乎孔子說:‘用相貌取人,我失誤於子羽。’留侯也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