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齊王發難 劉氏黨起義(2 / 2)

功臣黨在陳平和周勃的領導下,已經控製了關中的情勢。隨即,他們一起商量重建劉氏政權的問題。首先考慮的就是誰來繼任皇上。

陳平認為要用力高祖的子嗣中最年長和賢能者為帝。隨即就有大臣主張用力齊王劉襄。

就在這時劉氏元老琅邪王劉澤因為劉襄對自己的欺騙,於是對這個意見非常反對,他還以齊王舅父可能會重蹈呂氏的覆轍為由,堅決反對讓齊王繼位。

於是大家隻要另擇人選,這時有人提出了代王劉恒。

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是薄氏所生。因為薄氏出身低微,且薄氏一族一直謙卑節儉,在加上劉恒是劉邦直係親屬中,輩分最高,年紀最大且一向有寬厚之心。最後大家決定擁立代王劉恒。

但是此時,劉弘依然為皇帝,所以一切都在暗中進行。

劉恒接到擁立他為皇上的文書之後,立刻把群臣召集過來商議,朝堂上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漢室還沒有穩定,那些大臣不過是高皇帝和呂太後的威嚴,才準備立劉恒為帝,而另一派則認為現在政權已經穩定,可以勝任皇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劉恒把雙方的意見都向薄太後進行了報告。太後聽到雙方的辯論理由之後,也遲遲不能做出決定,於是就建議用卜筮進行測算,得到的卻是大橫之兆。占卜者表示:“大橫庚庚,餘為大王,夏啟以光。”

劉恒一聽反問道:“難道我不就是王嗎?”占卜者隨即回答:“所謂天王,也就是天子。”

於是劉恒就把薄太後的弟弟薄昭召了過來,派遣他去會見周勃,了解對方的真正用意。

周勃等誠懇地告訴薄昭,他們是真心想要讓漢皇的政權以及天下的安定才會擁立劉恒的。於是薄昭把這些都向劉恒稟報說:“依我觀察,大臣們都是真心實意地想要用力您當皇上,不用懷疑了。”劉恒聽後大悅,笑著對支持他去就任皇上的宋昌道:“我決定要擔負起自己的職責,繼任大統。”

於是劉恒就前往長安,準備繼承皇位,當隊伍到達高陵附近時,劉恒就下令讓軍隊暫時駐紮,派宋昌到長安去通知,觀察諸位大臣的反應。剛到達渭橋,宋昌就看到丞相陳平就率領著所有的官員在這裏等候迎接劉恒等人。於是宋昌馬上回報。劉恒就命令部隊向萎橋行進,剛剛到達,等候的大臣們紛紛拜謁稱臣,劉恒也馬上從馬車上下來答拜。

很快,周勃就單獨來到了劉恒的身旁,並小聲地對他說:“希望能讓我們單獨談一下!”這時,站在劉恒旁邊的宋昌卻當場拒絕說:“如果你要談公事,在這裏說也無妨,如果要談私事,王者並沒有私事的!”

周勃聽到之後,馬上跪下,把皇上的璽印和符節獻給了劉恒。劉恒卻辭謝道:“我看這件事還是先到代王官邸大家再商議吧!”隨後,群臣就跟隨劉恒進入了代王邸。丞相陳平等再拜表示:“現在的皇帝劉弘並不是孝惠帝的親生兒子,因此並沒有權利掌管漢室,也無權奉宗廟。而大王是高皇帝的親生兒子,繼承大統再適合不過,希望大王能夠立刻繼承天子之位。”

劉恒於是就依照著禮節,西向謙讓三次,南向謙讓兩次,才同意繼承天子的皇位,群臣依照禮節在旁邊進行了侍奉。

但是一切都沒有結束,因為現在皇宮裏還有個皇帝,因為現在群臣的工作就是先要把這個皇帝轟下去。

東牟侯劉興居表示:“在誅殺呂氏的時候,是讓我的兄長朱虛侯負責,因此我並沒有建工的機會,現在就把這個‘除宮’的事交給我來辦吧!”於是劉興居就和夏侯嬰一起進宮辦理此事。看到劉興居與侯夏侯一起到來,劉弘就向二者詢問了來意。劉興居明確地挑明說,劉弘並不是高皇帝的血親,沒有權利繼承天子位,隨後又命令那些保護皇帝的侍衛隊把兵器留下,離去,其中有幾個侍衛還沒明白怎麼回事,不願意撤離。宦官總管張釋乃見狀,對他們當麵進行了訓斥,並要求他們撤退,這時侍衛們才紛紛離去。

在夏侯嬰等人的威脅之下,劉弘乘著夏侯嬰等人早就準備好的馬車離開了皇宮。被帶離皇宮的劉弘馬上問道:“你們到底準備怎麼安置我呢?”夏侯嬰馬上回答:“你不用擔心,我們會安排你住的地方的”隨後,劉弘被送入了少府,暫時在那裏住了下來。夏侯嬰妻子率領皇帝車輿來到了代王府邸,準備迎接劉恒入宮,向劉恒表示內宮已經完全清除。

當晚,劉恒就進入了未央宮,隨後就封宋昌為宿衛將軍,讓他帶領南北禁衛軍團,與郎中令張武一起負責皇宮裏的行政工作。

之後,還把呂後留下的殘存勢力清掃幹淨,並在當晚舉行了朝儀,大赦天下。劉恒就是漢文帝,也就是創造了“文景之治”的一位英明的君主。這時候,漢皇室才進入到一個更加安定和平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