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一算,這裏有10萬立方米原油罐59座,5萬立方米原油罐3座,高危化學品儲罐51座。爆炸起火的是原油儲量10立方米的103號罐。以及直徑分別為900毫米、750毫米和600毫米的3條輸油管道。

10萬立方米原油罐是什麼概念,它是一個龐然大物,高22米,直徑80米,比一個足球場還大,儲存10萬噸原油。

從理論上說,儲量不多的油火完全可以用泡沫槍打滅。但103號罐經過爆炸後被撕開一個大口子,噴出的油全都是火,泡沫槍和泡沫炮無法即刻打滅。因為原油量太大,都要經過這個口子流出,在高溫作用下都要變成火。從理論上講,這是人工以及機械設備無法撲滅的火。

叢樹印和他的官兵麵對的是世界消防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油火撲救戰役。

有人說,這場大火幸虧發生在大連新港碼頭,幸虧大連市公安消防支隊先期投入作戰,幸虧全省消防官兵集合展開大會戰,奪取完勝。如果沒有大連市公安消防支隊的裝備、設備、兵員和全省消防部隊打造鐵軍贏得的戰鬥力,即使把全國所有消防部隊調來作戰也來不及撲滅這場火。油火按照自己的速度和壓力爆炸燃燒,不給人留什麼時間。

下麵是大連市公安消防支隊的概況:

大連市公安消防支隊近年來持續構築打造“消防鐵軍”的根基。2007年,支隊投資1.13億元,在全國率先創建戰勤保障大隊,在遠離主城區的縣(市)建設6個戰勤保障分站,為現代條件下打大仗、打惡仗提供了作戰保障體係。2008年,支隊投資4.68億元,建設34個標準消防隊站,使61個消防隊站實現城鄉消防力量無縫隙覆蓋。他們按發達國家標準,投資3.9億元配備了偵檢車、防化車、大功率洗消泡沫車、遠程供水車等195台先進車輛,以及球形起重氣墊、雷達生命探測儀、等離子切割器等裝備器材45640件套。全市滅火救援車輛總數達到317台,總載水量達1140噸,一次性車載泡沫116噸。2010年,支隊舉行應急救援演習,檢驗一體化調度響應、扁平化決策指揮、全城化作戰保障和信息化應用管理的作戰能力。觀看演習的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說:“這是我看到的演習最成功的一次,大連應急救援為全國樹立了樣板。”

上麵所述是硬件建設,而作戰的核心因素是人。近年來,他們落實省公安消防總隊部署,率先開展滅火救援攻堅組建設,精心挑選244名業務骨幹,組建61個攻堅組,投資6000萬元為每個攻堅組配備了9升空氣呼吸器、應急救援音視頻指揮係統、氧氣切割器等8大類46種高精尖器材裝備,形成完備的獨立作戰單元。承擔高層、地下、大空間、大跨度建築火災強攻近戰、控火救人和危險化學品處置任務。

攻堅組實行魔鬼式訓練。攻堅隊員每周6天實行每天12小時訓練,每人每天完成5公裏負重跑、100個俯臥撐、100個仰臥起坐、100個杠端臂屈伸、100個引體向上、一套體能綜合訓練操、一次負重登樓。每周一次萬米跑,每半月一次25公裏越野跑,鍛造強將精兵。

就是這樣一支隊伍,在7·16火場仍然遭遇了超越生理極限、意誌極限與技能極限的生死考驗。

叢樹印確定“先控製,後消滅”的作戰原則,以此布置陣地。他命令組織14門車載炮和3門移動炮對起火罐、毗鄰罐進行冷卻抑爆。集中18支泡沫槍撲救地麵流淌火。在東側、北側、南側和海港碼頭增設4道防線,防止火勢蔓延擴大。把火場劃分成五大戰區,組成40個攻堅組全線出擊,支隊領導分兵把守,一線作戰。

關閥斷料說的是派人關掉103號罐的毗鄰罐的閥門,把103號罐孤立起來。否則,隻要有油就有火,這個儲備區縱橫相通的油罐共有1000多萬立方米原油,燒一個月都燒不完。關閥斷料,相當於釜底抽薪。

穩定軍心靠的是勇敢無畏。叢樹印要求自己從對講機發出的每一條命令都清晰鎮定,讓每一位聽到命令的官兵心裏有底。

支隊剛來到現場就遇到了爆炸。900毫米管道爆炸。兩小時後,第三次爆炸發生,相隔了半小時,泵房以及脫硫劑爆炸。他們的陣地,由兩個變成了五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