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遼寧公安消防官兵撲救大連保稅區輸油管道起火爆炸事故紀錄(2 / 3)

4個小時,8萬多轉!兩個主要閥門終於被關閉。不久,前線指揮部調來專業供電車,現場多個閥門被關閉。

不畏艱險、勇打阻擊,主場作戰的大連市公安消防支隊為後續增援決戰決勝撲救贏得了寶貴時間!

7月17日零點23分,首支增援部隊到達現場。

麵對生死,敢於擔當,是打贏生死之戰的關鍵。

警燈閃爍、警笛長鳴,遼寧境內沈大、沈丹等高速公路上,一條條由消防車組成的“紅龍”全速向大連方向挺進。大連金州公安分局調集15輛警車趕赴沈大高速三十裏堡服務區,對所有外市來大連支援的消防車進行引導,同時派出交警沿途進行交通疏導,確保增援力量在最短時間內趕往現場。

7月17日零點23分,鄰近的營口市公安消防支隊增援力量首先到達現場。

鞍山、盤錦、沈陽、丹東、本溪、遼陽、撫順、葫蘆島……7月17日11點30分,最遠的朝陽消防支隊增援力量從600公裏外到達現場。“每輛消防車都拉著二三十噸的水或泡沫,高速路上大貨車又多,我們的駕駛員還是跑到了120公裏的時速,幾乎達到速度極限!”朝陽市公安消防支隊副支隊長王大偉說。

各增援部隊就位,前線指揮部迅速製定了“先控製,後消滅”的戰術原則,劃分戰區,部署17輛消防車在油罐和毗鄰的危險化學品庫區之間打開一條防火通道;各撲火陣地利用水泥和沙土圍堵外溢原油,以移動水炮和車載水炮對冷卻受威脅罐體,采取泡沫噴射、沙土覆蓋等方式壓製和消滅火線、地麵流淌火。

營口市公安消防支隊進入被大火團團圍住的大連港罐區,不遠處就是危險化學品庫區,中隊長盧天昊、副中隊長徐戰龍率領兩個攻堅組,采用水槍掩護、泡沫炮強行壓製、泡沫槍覆蓋推進的方法進入火場,立即消失在濃煙烈火之中,後麵跟進的水炮車失去方向,駕駛員大喊:“中隊長,車往哪開啊?”盧天昊吼道:“往火裏開!”

全省消防部隊的拳頭中隊——沈陽啟工中隊被派往大連港罐區最危險的位置,任務是阻截烈火從閥組蔓延到油罐群,並貼近油罐閥組尋找漏點。指導員謝立峰帶領8名參戰官兵,冒著高溫和爆炸的危險,以泡沫槍交替掩護,直攻漏點,用移動水炮成功將漏點的火勢撲滅。戰士張立新、郭人逢手持泡沫槍跪在閥組下戰鬥了9個多小時。

盤錦市公安消防支隊的主陣地是中國船舶輸油碼頭,必須強攻冷卻管道,防止爆炸。支隊長魯曉明立即安排滅火攻堅小組,使用泡沫炮壓製火勢。

位於碼頭上麵的103號儲油罐爆炸後,猛烈燃燒的原油在排汙口附近聚集成火海。碼頭下方海麵上的船隻已經起火燃燒,水麵上原油也在猛烈燃燒。丹東消防支隊支隊長馬偉明當即部署滅火陣地,官兵們在海上公安隊的配合下,一舉撲滅現場明火。

鞍山市公安消防支隊參謀長楊寶良,全省資曆最老、經驗最豐富的戰訓業務骨幹身先士卒,衝在危險的最前沿……

本溪市公安消防支隊作訓參謀王剛,身患結腸癌,手術後正在化療,主動請戰……

老兵在前,新兵在後。“攻堅小組有沒有新兵?這節骨眼上,衝在前麵的都是幹部、技術骨幹,最起碼也是士官。”營口市公安消防支隊參謀長許永江快人快語。

勇士無名,勇者無畏。在長達15小時的時間裏,現場2000多名消防官兵用意誌、用毅力堅守著各自的陣地:一人頂著七八層樓高的烈焰打水槍,後麵一人朝他的身體噴水降溫,兩三分鍾就得輪換一次;流淌火反反複複,指戰員們抱著泡沫槍不停阻擊,累得實在不行,就趴在地上打,渴了,喝水槍裏的水,有的車加的是海水,喝到嘴裏發澀,隻能潤潤嘴唇;18歲的小戰士負責供水,疲勞過度,頭磕在消防車上暈了過去;衝鋒在前的指導員不小心掉進滿是油汙的管線池,耳朵被燒壞;三名指戰員負責運泡沫,一桶泡沫19~25公斤,一晚上一台車用將近4噸泡沫,三個人記不清搬了多少趟,實在搬不動了,就坐在地上用背頂著桶往前挪;一線官兵的戰鬥靴裏都是滾燙的泡沫和原油,靴子和皮膚粘在一起脫不下來……

在他們身後不遠處,站著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站著現場總指揮、遼寧省公安廳廳長李文喜,大連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王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