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泰山之後,始皇嬴政繼續東行,他先是到了齊國舊都臨淄,在齊王建所住過的宮殿中盤桓了幾天,而後又經過黃、垂兩地,翻過成山,而後到達了芝罘。芝罘是一個濱海之城,站在高高的城牆之上就可以遠望一頃碧波,潮起潮落。站在海邊,嬴政更是極好地感受了一次無邊的海浪抨擊海岸的雄壯氣勢,體會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偉大力量。是的,這才是真正的偉大。站在海邊,他甚至產生了一種難以抑製的遺憾,要是自己的都城鹹陽也能峙海而立那多好啊,那樣的話,自己就能每日從海水的澎湃咆哮之中汲取連綿不絕的力量了。
海的雄闊和偉大讓他感受到了一種有生以來從沒有過的狂放和壯美。自己已經統治了整個天下,七國現在盡為自己所有,自己就是要有大海的這種無所羈絆、毫無拘囿的氣勢和個性,而不應該再縮手縮腳了。而且,住完齊王建舊居的宮殿之後,他也心有感觸,連齊王建所住的地方都是如此的奢華闊氣,而自己雖為天下之主,但所居之地還不如一個昏聵無能,偏居一隅的齊王建。與齊王建的宮殿相比,自己的鹹陽宮可以說是太窄小,也太寒酸了。他決心回到成陽之後要建一座更大的宮殿,與自己今日的地位相匹配,當下跟趙高一說,趙高自然是全力支持。
當然,他也並非一心遊樂而醉不知歸日,他也沒有忘記自己是大秦國的執政皇帝,遊玩途中,他還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自從進入齊境以來,他發現有些城市的城牆防禦設施依然存在,並未按照自己的意思盡數拆除,而且有的地方甚至據河為塞,阻礙了河水的流動和農田的灌溉。他便詔令地方官員立即拆毀堤防城牆以利各地之間的交流溝通。
此外,始皇每到一處,便會招來地方官員詳細詢問當地的物產、民情以及政令事務的開展,囑咐他們一定要把秦朝律法好好宣傳一下,而且要嚴格執行,如果發現有人圖謀不軌,立即嚴懲不赦。
同時,一路之上,趙高也做了不少的工作。當然,他的工作隻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討好取悅於始皇,另外一個就是在地方拉攏自己的勢力,收受賄賂中飽私囊。那些地方官員都知道趙高是始皇麵前的寵臣,紅得發紫,所以也都願意結交,或歸於其門下,或納錢以悅。而且,趙高早就看出來始皇已經對臨行前從鹹陽帶來的那些妃嬪膩煩了。為了飽足始皇的色欲之需,趙高先是選擇了幾名頗有姿色的宮女進獻於始皇,眼見猶不解渴,遂暗讓各府官員搜選美女以供嬴政淫樂。此招果然奏效,嬴政皺了幾天眉之後便一直笑意盈盈,一邊飽覽齊地的風光,一邊盡情享用當地的美女,竟然夜夜不空床,宵宵有春光,雖然也因此而弄得疲憊不堪,但他仍然不肯罷手。
離開芝罘,他又率人來到了琅琊郡。琅琊郡位於黃海之濱,原是東夷與淮夷人的居地,因郡內有琅琊山而得名。五霸稱雄中原之前,這裏一直是蠻夷荒野之地,並不為人所知,一直到越王勾踐滅吳並北上稱霸,將其都城遷到此處以後,琅琊這個地方才漸漸地有了些名氣。
越王勾踐在此地尊周為宗,號召其他諸侯抵禦外族的侵擾。而且,為了更好地向群豪發布命令,顯示自己的威嚴,他在琅琊山上造了一座琅琊台,經常在台上祈禱天神或者向各路諸侯發號施令。
但如今,風雲俱去,當秦始皇興衝衝地登上琅琊台的時候,琅琊台早已遠非昔日的風光榮華。不但琅琊台無比的殘敗破舊,風雨之痕清晰可見,就連琅琊台周圍也無人家居住,隻有萋萋荒草、茂密叢林與遠處澎湃咆哮的海水與之為伴。
始皇嬴政大為感慨,決心要以一統天下的英明君主的身份再複琅砑台昔日的榮光繁華,下令從薛、齊、邯鄲、潁川四郡各遷黔首7500戶到琅琊山下居住,免除他們20年的賦稅,以期他們能更快地適應新環境。隨後,他決定在舊琅琊台的旁邊再造一座新的琅琊台,而且要更雄偉更高大,選料和設計都要比舊琅琊台都要更精細、更完美,以更好地體現他這個立意造台的人的與眾不同。因為勾踐隻不過是一個統治一隅蠻夷之地的一方諸侯,而他卻是一統天下群雄的霸主。
修建新的琅琊台的命令一下,可就忙壞了李斯、王綰以及隗林等眾位大臣。眾人忙著造台的一切事宜,而始皇嬴政則在趙高的陪伴下遊覽琅琊山一帶的風景。
琅琊山雖然沒有泰山那樣稱首五嶽,俯視群山的雄偉氣魄,但卻也有一種別樣的風光。山勢連綿起伏,或緩坡,或峭壁,都被一團蒼翠籠於其中,而且還有不少的飛瀑小溪,水光清澈晶瑩,水中還常有遊魚嬉戲,觀之讓人小曠神怡,流連忘返。而且還可以立於山巔之上遠眺海上一頃碧波,頓覺豪氣滿懷。
自此,始皇嬴政每日在趙高的陪同下遍遊琅琊風光,回去之後審閱奏折呈報,聽李斯、王綰等人彙報修造琅琊台的情況。
由於始皇對於琅琊台的要求極高,再加上他也願意在琅琊多盤桓幾日,所以一座耗時耗工耗材無數琅琊台的,曆經三個月方才造成。竣工之日的頭天晚上,趙高為嬴政帶來一個非常奇怪的人。
乍見此人,連嬴政都吃了一驚,因為此人滿頭銀發,但臉色紅潤白皙,其發如老朽之人,而其臉色卻宛若頑童。在始皇嬴政的驚異之中,來人恭恭敬敬地跪倒於地,叩頭說道:
“黔首徐福給聖主陛下問安,恭祝陛下洪福齊天,永享尊位。”
“徐福,你來見朕有什麼事嗎?”始皇忍住心中驚奇,問徐福。
“啟奏陛下,黔首乃齊郡梁丘人氏,自幼隨業師修習求仙尋異之術,年前偶見東海冥深之處隱隱有三座峰巒,當為古書中所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黔首當即欣喜無比,遂鬥膽乘舟前往,誰知誤打誤撞,竟然真的窺見了神山之門徑。”
“什麼,你找到了通往神山的門徑,那後來怎麼樣了?”嬴政其實本來不信神仙鬼異之說,但如今見徐福相貌如此怪異,而且又活靈活現地說自己曾窺得前往神山的門徑,不由得也有些動了心。
“陛下,黔首雖有幸窺得神山門徑,但卻在門外為神使所阻,他說我福微祉淺,根本不能進入神山,否則必將命喪於斯。而且,他還贈我仙丹數粒,囑我秘藏,以待承天命以澤被恩賜眾庶民的聖主,交其服用,而後我才能為其前驅,重新入海尋得仙山所在,為此天命聖主求得長生不老之術,而黔首也可受聖主之拖帶,以享數百年的壽命。”
“那你可曾找到承天命以澤被恩賜天下蒼生的聖主了嗎?”嬴政急切地問道。這世間,除了自己能夠配得上聖主這一尊號,還有誰能承天命以澤被蒼生呢?
“啟奏陛下,小人在此奉神使之命苦守一載有餘,日前才從占星之術中獲悉此聖主已經熙臨琅琊,原來小人所等候的人就是陛下您啊!”
“什麼,你要找的人是朕?”嬴政一聽對方要找的人果真是自己,心裏非常高興,卻又強壓內心的興奮問徐福。不過,從他微微顫抖的聲音之中便可以聽出他的激動了。
“陛下神威所至,六國臣服,終成一統之盛世,試問這世間又有誰比陛下您更承天意而禦黎庶呢?”徐福倒是很懂得阿諛奉承。
“剛才你說可求得長生不老之術,不知如何去求?”
“當日神使對小人說了,一俟承天命之英主出現,就讓其服用固本益氣之靈藥,以驅人間汙濁汙穢之氣,而後再由小人率人東行人海至仙山之神跡,從而求得長生不老之術,小人也可以仰接恩澤而成就百年之壽。如蒙陛下恩準,小人願為陛下涉海東行以求長生不老之術,則天下萬民都能永遠享受陛下的溥隆聖恩,而我大秦江山也能在陛下的英明統禦下成就萬世不衰之基業!小人恭祝陛下永享尊位!”說著,徐福跪在地上,又給嬴政磕了三個響頭。
“那神藥現在何處?”始皇身體前傾,非常急切地問道。
“小人已經帶在身邊。”說著,徐福伸手從懷中掏出一隻錦囊,站起來,頗為恭敬地站起身來交到始皇的手上:“陛下,此錦囊之中裝的便是神使賜予小人的靈藥,每日服用一粒,便可驅除陛下身上的世間汙穢之氣,早點兒成就不死之軀。”
那錦囊入手溫潤輕滑,比之最上等的絹絲還要強上數倍。打開藥囊,隻覺一陣異香撲鼻,讓人聞之心神舒泰,如入仙境之中。始皇傾斜藥囊,從裏麵倒出一粒渾圓赤紅的小藥丸,當下也不思索,一下子便將其吞入了肚腹之中。徐福偷偷一笑,又對始皇說道:
“陛下,當日神使曾對小人說,曠世英主乃世間之神,讓小人一定要盡心侍奉,絕不能有絲毫懈怠,否則不但小人會遭受上天懲戒,天下蒼生也會身受悲苦。”
“那你何時才能為朕東行入海求取長生不老之術啊?”
“回陛下,小人知道陛下欲造琅琊台以複當年越王勾踐之時的盛景,為萬民祈福,明日工程可竣,到時小人隨同陛下一起上台東望,如果神山現蹤,那麼必定是神靈已經知道聖主駕臨琅琊,因而以現真蹤,那時,小人就可以東行入海以求長生不老之術了。”
“那好,那你先下去休息,明日便隨朕同登琅琊台,如果你真的能為朕尋得長生不老之術,那朕便許你與朕同享富貴。”
“小人謝陛下隆恩。”
徐福跪在地下謝恩之後,才轉身離去,他的臉上帶著一種不易察覺的詭異笑容。嬴政目送徐福遠去,隻覺得心中包含希望,自己變得無比興奮,他想著徐福給的藥果然有神效,自己才剛剛服下,現在就有了功效,他不自覺地往自己的寢室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