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也不必著急為自己和杜衡辯解,雁門周圍的防禦之景況不如其他地區是不爭的事實吧,這個問題應該不是朕自己隨意編造出來的吧?”
始皇目視著李斯,頗有些不滿地說道。李斯正要再繼續申辯,忽然一隻驚慌失措的梅花鹿從路旁的灌木叢中躥出來,又隨即極為迅速地在眾人的視線之中徑直往前方飛奔而去。
始皇看見了那隻逃逸的梅花鹿,立刻將自己與李斯爭論的問題拋在了一邊,一探身從一名武將的背囊中拽出弓和箭囊,而後縱馬向那隻梅花鹿追上去。
眼見自己的主子率先追了出去,其他的文武大臣先是一愣,而後也都紛紛催動坐騎,一路煙塵地向前追去。他們可不想放過眼前這個取寵於自己主子的大好機會,而且他們也不敢讓始皇一個人獨自縱馬西去,萬一發生了什麼意外,他們可都吃罪不起。
轉眼之間,路上揚起了一陣煙塵,一路滾滾蕩蕩地向西而去。李斯咬著牙堅持了一會兒,卻被胯下的馬顛得頭昏眼花,腰酸背疼,隻能無可奈何地勒住馬韁,讓馬慢了下來。他實在無法忍受這種顛簸。看著前麵那些人在奔馳的駿馬上瀟灑自如,歡欣雀躍的身影,李斯心中備感失落,連連懊喪自己當初為何隻顧一心苦讀,竟不去多花一點兒心思練一練騎射之術,否則今日也不會陷於如此尷尬的境地了。李斯有些意氣蕭索地立於馬上,滿是羨慕的眼光使得他越發顯得有些孤苦伶仃。忽然,他恍然大悟地猛然拍了一下自己的頭,衝著後麵的一名裨將命令道:
“你火速率領500名兵士前去保衛皇上,不得有誤,如果皇上有什麼閃失,我就唯你是問!”
那名裨將連忙答應一聲,率領500名兵士向始皇等人西去的方向追了下去。他們隨行的目的就是保衛始皇及一些文武大臣、姬妾的安全,如果始皇出了什麼意外,那麼他們的性命也難以保全。再者,這也是他們向皇上邀功獻媚的一個好機會啊。
由於已經多年未曾有過狩獵之娛,始皇的興致非常高。他催動坐騎,對前麵奔跑的那隻梅花鹿緊迫不舍,而且還不停大聲呼喝著。其後的那些文武大臣也都一個個催動胯下坐騎緊迫不舍。在好武善罰的始皇麵前,他們誰也不甘心落在後麵。
始皇在奔騰跳躍不止的駿馬上穩住身形,從背後箭囊中抽出一支雕翎箭,彎弓搭箭,照著前麵那隻驚慌奔逃的梅花鹿射去。然而,也許是因為長時間沒有騎馬狩獵而疏於箭術,又或許是駿馬的上下跳躍影響了他的準頭,他一連射了三箭,都沒能射中那隻梅花鹿,而且更嚇得那鹿越發飛快地向前奔逃起來。始皇一見,心中大為惱怒,沒想到自己文治武功,令天下人鎮服,今日竟然射不中一隻梅花鹿。看著那隻梅花鹿倉皇逃竄的樣子,始皇爭強好勝的欲望頓時更被激了起來,他用手中的弓狠命地抽打著胯下坐騎,絲毫不停歇地追了上去。
前麵倉皇逃命的梅花鹿似乎也被後麵這些人鍥而不舍的堅忍勁給弄蒙了,隻知道一頭向前直衝,竟忘了向左右拐彎迂回。雖然梅花鹿也極善奔跑,但卻抵不過始皇胯下精挑細選出來的良駒,所以始皇便一點一點地拉近了自己與那梅花鹿的距離。
始皇從背後的箭囊之中抽出第四支箭,搭在弓弦上,而後雙膀用力,弓拉滿弦,目光惡狠狠地注視著那梅花鹿的要害之處,一絲得意的微笑浮現在他的嘴角邊。這一次,他肯定不會再讓這梅花鹿逃脫於自己的箭尖之下了。
忽然間,那隻急奔著的梅花鹿的雙耳極其警覺地豎了起來,好像有什麼另外的聲響引起了它的注意。隨後,它猛地收緊四蹄,硬生生地停在了路上,仿佛一座僵硬的雕塑一般。而恰好就在這個時候,始皇緊繃的弓弦也猛然釋放,那支雕翎箭急速飛出,帶著一陣尖銳的破空之聲。然而,讓始皇極為失望的是,他射出的第四支箭仍然沒能射中那隻梅花鹿,而是射在了鹿前的道路上,箭杆深深地沒入土中,幾乎埋進去一半。如果那隻鹿不是驟然停下來的話,那支箭說不定就射中它了。
不過,讓始皇感到意外的是那隻鹿對差一點兒就射中了它的雕翎箭置若罔聞,仍舊呆呆地站在路上,仿佛在等待著別人對其任意宰割一般。
始皇胯下的駿馬顯然對梅花鹿的這種舉動也頗為驚異,竟不敢與其相撞,而是稀溜溜暴叫幾聲,也駐足於路上,不再邁步向前。
端坐於馬上的始皇對眼前這隻行為乖殊的梅花鹿注目良久,確信它真的不再跑動,這才從腰間抽出長劍。他要親手用長劍殺死這隻梅花鹿,他曾經也用這把劍把意圖行刺他的荊軻刺成重傷。
始皇高高地舉起手中的長劍,就要向那隻鹿的脖頸砍去。
忽然,始皇胯下的坐騎仿佛是受了什麼驚嚇或刺激似的,陡然間變得煩躁起來,不但用四蹄胡亂地踢踏著腳下的土地,而且還掉轉馬頭,直衝北方,大聲地暴叫起來。
始皇心中感到極為詫異,暫時放棄了殺死那隻梅花鹿的念頭,而是抬頭向北方看去。一望之下,始皇也不禁有些膽戰心驚起來。
隻見幾乎是一馬平川的北麵,低矮的灌木與草地相接,另外還有一座孤單的城池,想必就是雁門,而在城外的大片土地上,正有無數的駿馬在驚天動地地奔騰著,坐在馬上的始皇幾乎已經能感覺到輕微的震顫了。隨著那一片遮天蔽日的漫漫煙塵,一陣陣喊殺叫囂之聲隱隱地傳入到始皇的耳朵中來,而雁門城上卻沒有一點兒反應。
始皇的心猛地收緊了:“糟糕,難道碰上匈奴人的軍隊了?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那這回可就麻煩了!”
這時,那些文武百官也先後趕了上來,趙高急惶惶地對始皇說道:
“皇上,我們可能碰上匈奴悍匪了,您先趕緊向南撤入雲中,奴才在這裏率人抵抗。”趙高的話剛一說完,其他人也都七嘴八舌地勸始皇趕緊離開這裏,以防發生什麼意外。
“哼,你們不用對朕這麼另眼相看,若是上陣殺敵,你們中的許多人說不定還不如朕呢!朕正愁要到哪裏才能找到匈奴人交交手呢,可巧他們自己就親自送上門來了,朕倒要看看他們有什麼真本領,竟然敢跟朕爭奪天下!”
說著,始皇猛地揮了揮手中的長劍,表示他已經做好了與匈奴人作戰的準備。那些文武大臣都知道始皇的脾氣稟性,也不敢再說什麼。雖然對氣勢洶洶的匈奴兵馬感到極為懼怕,但始皇已經表示了奮勇殺敵的決心,他們也隻能咬牙堅持了。
幸好,奉李斯之命前來保護始皇的那500名兵士即時地趕到了。始皇立馬當頭,等待著那些匈奴人的來臨。
看情形,來勢洶洶的匈奴人也就有1000餘兵馬,始皇的心也平靜下來。雖然自己現在隻有500人,但後麵還有幾千人會隨後趕到的。不過,讓他頗為奇怪的是,雁門關守就在此處,這些匈奴人竟然敢以幹餘兵馬叩關犯境。
匈奴人的戰馬果然精良,剛才還見他們在極遠之處馳騁,轉眼之間卻就要到眼前,連他們衣服上的顏色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
始皇一聲喝令,他們這一方人馬便排成了作戰陣形,等待著與匈奴人交戰,就連那些平素隻知經綸濟世,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也都裝模作樣地拔出佩劍要與匈奴人誓死血戰。
眨眼之間,千餘匈奴兵馬便衝到了眾人的麵前而且迅速形成了對始皇等人的包圍。雙方立即展開了搏殺。
等到雙方真正一交手,始皇這才知道自己太過自信,也完全想錯了。他本以為可以憑借己方的500餘名兵士與對方拚殺一番,誰知卻根本無法抵擋敵人和潮水一般的攻勢。雙方剛一交手,始皇便覺得己方立即跌入了敵人包圍殺戮的深淵之中。
嬴政惡狠狠地大聲叫嚷著,高高舉起手中的長劍,猛地向匈奴軍官的脖頸砍去。那匈奴軍官於千鈞一發之際猛地一低頭,躲過了嬴政砍來的一劍。不過,他雖然躲過嬴政的致命一擊,頭盔卻一下子被長劍削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