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最理想的做人哲學,敬業是最完美的工作態度
是否有人會相信,一個肌肉萎縮而且不能說話的人超越了眾多高智商英才,成為當代最有名的科學巨匠?是的,這樣的事情的確存在,這個人就是霍金。他是靠著什麼樣的力量走到這一步的?讓我們來讀讀他自己給出的答案——
“我的手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著的親人與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誰能想到這段豁達而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一位在輪椅上生活了三十餘年的高位癱瘓的殘疾人。
命運之神對霍金,在常人看來是苛刻得不能再苛刻了:他口不能說,腿不能站,身不能動。可他仍感到自己很富有:一根能活動的手指,一個能思維的大腦……這些都讓他感到滿足並對生活充滿了感恩之心。因而,他的人生是充實而快樂的。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麵對、曠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
仔細想一想,其實生活給予每個人的都不會太少,隻要你好好珍惜其中的一二,並不斷去打造,你就能擁有生命的芬芳,你就能擁有幸福的生活,你就能迅速地擺脫煩惱。
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財物,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當即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隻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感恩不是自嘲自諷,而是用樂觀的態度去麵對已經發生的事情、麵對錯不防及的命運。我們不能決定一切會如何發生,但可以決定看待事情的態度。是喜是悲,都在於人們看待的角度。
感恩是一種圓融的處世之道,也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
生活中,當我們的努力和感恩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時,要放開心胸,懷存感激。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不是盡善盡美的。在作出決定前仔細想一想,失敗的沮喪、自我成長的艱辛、挫折中的磨礪……等等,這些都是人生中值得感恩的珍寶。
工作中,當我們麵對種種挫折和挑戰時,也要心存感恩。老板的嚴格、工作夥伴的熱心、客戶的支持……都是讓你成長的動力。這些會讓你比別人更加辛勤,對工作無微不至的付出,為自己、為公司贏得良好的聲譽和業績。
讀懂感恩,踐行感恩,是我們在生活、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創造社會價值的力量源泉。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工作中要實踐感恩的哲理,還需克行最完美的態度,即敬業。
敬業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是一種起源於對工作的感恩,在工作中處處體現感恩的態度。因具有感恩的因素,敬業常常能讓人感到充實和快樂。敬業的人很容易在工作中找到興奮點,從而在工作中成就自己。
有“馬班郵路上的忠誠信使”稱號的王順友,他20多年如一日,背負“信使”的責任在自己的鄉郵之路上做出了令世人感動的成績。
王順友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裏藏族自治縣郵政局投遞員,全國勞模,2007年全國道德模範的獲得者。20年來,他一直從事著一個人、一匹馬、一條路的艱苦而平凡的鄉郵工作。郵路往返裏程360公裏,月投遞兩班,一個班期為14天。22年來,他送郵行程達26萬多公裏,相當於走了21個二萬五千裏長征,圍繞地球轉了6圈!
王順友擔負的馬班郵路,山高路險,氣候惡劣,一天要經過幾個氣候帶。他經常露宿荒山岩洞、亂石叢林,經曆了被野獸襲擊、意外受傷乃至腸子被騾馬踢破等艱難困苦。他常年奔波在漫漫郵路上,一年中有330天左右的時間在大山中度過,無法照顧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女,卻沒有向組織提出過任何要求。
為了排遣郵路上的寂寞和孤獨,娛樂身心,他自編自唱山歌,其間不乏精品,像“為人民服務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等等。為了能把信件及時送到群眾手中,他寧願在風雨中多走山路,改道繞行以方便沿途群眾。而且還熱心為農民群眾傳遞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購買優良種子。為了給群眾捎去生產生活用品,王順友甘願繞路、貼錢、吃苦,受到群眾的廣泛稱讚。
20年來,王順友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也沒有丟失過一個郵件、一份報刊,投遞準確率達到100%。2005年,王順友應萬國郵政聯盟之邀,飛赴瑞士,為萬國郵聯行政理事會作關於中國郵政普遍服務的報告。自1874年成立以來,王順友是受邀作主題報告的第一個普通郵遞員!他的成績迎來了全世界的敬意。
2008年9月14日,王順友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王順友立足於自己本職崗位,一心撲在自己的工作上,20多年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好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堪稱為敬業愛崗的典範。他對自己有著極高的要求,每一次都力求及時完成任務,即使麵對的是高山險阻。他對工作有著難以言表的熱忱,即使經曆再多困難,再危險的情況,他都會按質按量地把工作結束。這些都決定了他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注定要達到他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最理想的做人哲學是感恩,最完美的工作態度是敬業。如果沒有感恩,我們平淡的生活隻會愈發凋敝,如果沒有敬業,我們平凡的人生將無以度日。人生最豁達的感悟就是對感恩的體會,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實踐了敬業的諾言。而這兩者就是依靠工作聯係在一起的。敬業源自對工作的感恩,同時還傳遞著對生命、對社會、對家人的感恩。
感恩做人,敬業做事,讓我們單調的生活充滿樂趣,讓我們樸實的人生得以升華。所以不要帶著悲傷和抱怨的種子,要帶著快樂和敬業的心態去工作、生活,相信你一定會充分體會到其中的快樂。
用感恩之泉澆灌敬業之花
生命之中能讓一個人感覺到最牽掛、最留戀、最不舍、最珍貴的就是工作,每個人都大抵如此。一旦工作融入血液,每個人都甘願留在正確的軌道上,甘願工作。
對於員工而言,工作能給生活以保障,又能給生活以樂趣,工作是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情。唯有感恩、唯有懂得珍惜,我們才對得起這份生命中的珍寶。是工作給了你一切,你應該並且必須對工作、對企業抱一種感恩的態度。
況且,對工作心存感激,才能努力工作。每天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時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積極的。知道自己工作的意義和責任,並永遠保持一種主動的工作態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是那些敬業之人和得過且過之人的最根本區別。
有人總認為自己的工作不夠好,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從未懷有感恩之心。殊不知他們這種心態,會使他們失去工作的熱情,陷入一種糟糕的境地。並會對許多客觀存在的現象日益挑剔和不滿。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也是會損害他們職業前程的“始作俑者”。
相反,隻有對公司、對老板、對工作心存感激的人才會珍惜工作,並真心地想為公司、為老板、為工作做點什麼,這種想法一旦付諸行動,表現出來的就是敬業精神。敬業精神讓他們積極的回饋企業,用更好的業績作為最豐厚的報答。
在一家酒店裏,有一位保潔員,她是一個積極工作的人。不論什麼時候,在她的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讓人如沫春風,也讓她顯得舉止高貴、氣質優雅。雖然她的身份隻是一個保潔員,人們也對她肅然起敬。
一天,在她下班的途中,一個外國客人攔住了她,打聽另一家酒店的位置。她耐心地把路線解釋給對方聽,外國客人非常感激,向她道謝,她微笑著回答說:“不客氣,我相信那家酒店的服務會讓你非常滿意,因為我的徒弟在那裏做保潔員。”
“我沒有想到你還有徒弟,這太好了!”
“我做保潔員的工作已經快20年了,我培養了很多徒弟。我可以向你保證,我的每一個徒弟都是最棒的保潔員。”
外國客人疑惑地問她:“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這麼喜歡自己的工作,這麼快樂呢?”
這位保潔員仍然是麵帶笑容,“因為這份工作,我有了生活的保障,也讓我體驗到工作的樂趣。所以,我很感激這份工作,這就是我的動力。”
對工作存有感激之情,我們會竭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努力與周圍的人快樂相處。結果,我們不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獲幫助也更多,工作也更出色。
無論我們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身處什麼樣的地位,都應該對工作心懷感激,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工作,並由此產生出卓越的敬業精神。在這樣的心態和敬業精神的引導下,我們會動力十足地投入到工作中,全心全意地開展麵前的任務。
199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出生在南京郊區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程軍榮,被招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311工廠,成為一名農民工。
雖然這隻是簡單的體力活,可程軍榮對工廠能給自己這個工作機會十分感恩,由此倍加珍惜自己的崗位,踏踏實實做好裝配工。也許在別人眼裏,一個農民工、臨時工沒必要這樣敬業。可程軍榮卻不這麼看。裝卸產品是力氣活,幾次搬運就氣喘籲籲,有的人就把產品扔到車上或指定地方,他則堅持輕搬輕放,別人幹完活走了,他總是拿把掃帚將周圍清掃幹淨。當時並沒有人要求他這樣做,但他認為這些都是自己的分內工作,應該把它幹好。
2004年,車間接到一批軍品球型螺母和螺圈的加工任務,精度要求非常高,球麵配合隻允許三絲的公差,而且是硬度高、黏性大的特殊型號不鏽鋼材料,其加工難度可想而知。他二話沒說就從車間領導的手裏接過圖紙。憑經驗,他一眼就認定這批任務必須在數控車床上進行加工。當時,這批任務很急,外購專用刀具根本來不及,他決定再次接受挑戰,自己手工磨製專用刀具。在一些人看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那些天,他幾乎是整天站在砂輪邊,一邊磨一邊琢磨,一天下來連鼻孔都是黑的,雙腿像是灌滿了鉛般地沉重。值得欣慰的是,他又一次憑借鍥而不舍的毅力磨製出了完全達到切削要求的專用刀具,圓滿完成了任務,及時保障了部隊的需求。
工廠改變了程軍榮的人生。多年來,程軍榮在自己的崗位上,刻苦鑽研,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加工技術難題,成為工廠最年輕的工人技師。2008年,程軍榮光榮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一個文化程度並不高的農民工,在工作的舞台上,舞出了一段屬於自己的華章。他的優秀體現在什麼地方?其實,他隻是對工作心懷感恩,踏實負責地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工作。